紞鼓留公是什么意思
【典源】《晉書·鄧攸傳》:“攸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歡悅,為中興良守。后稱疾去職,郡常有送迎錢數百萬,攸去郡,不受一錢。百姓數千人留牽攸船,不得進,攸乃小停,夜中發去。吳人歌之曰:‘紞(dan) 如打五鼓,雞鳴天欲曙。鄧侯拖 (一作挽) 不留,謝令推不去。’”
【今譯】 晉代鄧攸任吳郡太守, 為政清明,甚受百姓愛戴,當時稱為中興良守。后來因病離任,郡中幾百萬送迎錢,他一錢不受。數千百姓牽拉住鄧攸的船,使之不能開行,鄧攸只好趁半夜悄悄離去。當地百姓唱到:“咚咚敲打著五鼓,雞叫了天色欲曙。鄧侯啊拖也拖不住,謝令卻推也推不走。”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地方官吏有政績,受百姓愛戴。
【典形】紞鼓留公、紞如五鼓、扁舟挽不回、五鼓之歌、縣鼓應雞鳴、怨不留、吳兒怨不留。
【示例】
〔紞鼓留公〕 宋·曾鞏《和趙宮保別杭州》:“紞鼓留公豈是催? 湖山得意且徘徊。”
〔紞如五鼓〕 宋·蘇軾《宿海會寺》:“倒床鼻息四鄰驚,紞如五鼓天未明。”
〔扁舟挽不回〕 宋·蘇軾《徐州送交代仲達少卿》:“滿城遺愛知誰繼,極目扁舟挽不回。”
〔五鼓之歌〕 北周·庾信《周大將軍蕭公墓志銘》:“豈直鄧攸清白,見稱五鼓之歌; 劉寵廉能,名為一錢之郡。”
〔縣鼓應雞鳴〕 唐·王維《送方城韋明府》:“使車聽雉乳,縣鼓應雞鳴。”
〔怨不留〕 唐·高適《奉酬睢陽李太守》:“梁國歌來晚,徐方怨不留。”
上一篇:管鮑之交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結纓而死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