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樓蘭是什么意思
【典源】 《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傅介子,家在北地,以從軍為郎,為平樂監。昭帝時,刺殺外國王。天子下詔書曰:‘平樂監傅介子使外國,殺樓蘭王。’”《漢書·傅介子傳》:“介子與士卒俱赍金幣,揚言以賜外國為名。至樓蘭,樓蘭王意不親介子,介子陽引去,至其西界,使譯謂曰:‘漢使者持黃金錦繡行賜諸國,王不來受,我去之西國矣。’即出金幣以示譯。譯還報王,王貪漢物,來見使者。介子與坐飲,陳物示之。飲酒皆醉,介子謂王曰:‘天子使我私報王。’王起隨介子入帳中,屏語,壯士二人從后刺之,刃交胸,立死。……遂持王首還詣闕,公卿將軍議者咸嘉其功。”
【今譯】 漢昭帝時,西域樓蘭等國曾殺害漢朝使臣,盜取節印財物。漢派平樂監傅介子出使西域,傅介子帶著黃金財幣,揚言說賜給外國。至樓蘭,樓蘭王對傅很冷淡,傅佯裝離開,至國西境,讓翻譯傳話:“我帶有黃金財物賜給諸國,你們王不來接受,我就往西去了。”翻譯報告樓蘭王,王貪圖財物,來見使者。傅與其飲酒,席間假作有秘密要講,引其入帳中,兩壯士從背后刺之,殺死樓蘭王。帶其頭歸報漢帝。
【釋義】 后以此典表示建功異域。
【典形】 刺樓蘭、樓蘭斬未還、破樓蘭、斬樓蘭、返樓蘭、都護樓蘭返。
【示例】
〔剌樓蘭〕 隋·薛道衡《出塞》:“還嗤傅介子,辛苦刺樓蘭。”
〔樓蘭斬未還〕 唐·杜甫《秦州雜詩》:“屬國歸何晚,樓蘭斬未還。”
〔破樓蘭〕 唐·王昌齡《從軍行》:“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斬樓蘭〕 唐·李白 《塞下曲》:“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上一篇:斗酒只雞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斬蛟破璧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