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伯投荒是什么意思
【典源】《太平御覽》卷二三八引華嶠《后漢書》曰:“崔骃字亭伯,辟大將軍竇憲府掾。憲新輔政,貴重,掾三十人,皆故刺史、二千石,惟骃以處士年少,擢在其間。憲擅權驕恣,骃數諫之。出為長岑長,不得意,不之官而歸。” 《后漢書·崔骃列傳》亦載,“諫之”后作“及出擊匈奴,道路愈多不法,骃為主簿,前后奏記數十,指切長短。憲不能容,稍疏之,因察骃高第,出為長岑長。骃自以遠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歸。”注:“長岑,縣,屬樂浪郡,其地在遼東。”
【今譯】 后漢崔骃 (字亭伯) 任大將軍竇憲屬官,竇新掌朝政大權,顯赫之極,屬官都是原先任高級官員的人,只有崔骃是未當過官的,提拔至此。竇憲擅權橫行無忌,崔骃幾次勸諫。后出擊匈奴,行軍中有許多不法的事,崔骃上書幾十次,指責過失。竇憲很反感,不能容他,派他去邊遠的遼東去做長岑長,崔骃因地方僻遠,不去而辭官歸鄉。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被貶官流放,郁郁不得意。
【典形】 惆悵崔亭伯、渡遼水、亭伯流離、亭伯投荒、往長岑、樂浪崔亭伯、亭伯路。
【示例】
〔惆悵崔亭伯〕 南朝陳·張正見《白頭吟》:“惆悵崔亭伯,幽憂馮敬通。”
〔渡遼水〕唐·柳宗元《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還如渡遼水,更似謫長沙。”
〔亭伯流離〕 唐·李白《單父東樓秋夜》:“屈平憔悴滯江潭,亭伯流離放遼海。”
〔亭伯投荒〕 清·吳兆騫《閏三月朔日將赴遼左》·“自傷亭伯遠投荒,卻悔平原輕赴洛。”
〔往長岑〕 北周·庾信《擬詠懷》:“由來不得意,何必往長岑。”
上一篇:九關虎豹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人琴俱亡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