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實踐職場之道
根據職位、環境的不同,每個人的職場之道可能會各有側重,但是,只要想擁有職場之道,“圣勇義智仁”一個也不能少。那么,在職場中打拼,要如何來實踐職場之道呢?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在實踐職場之道呢?下面,我來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
(一)圣
你不但要知道自己及團體的愿景,而且要相當明確。
Bill大學畢業之后進入一家國營科技企業。工作了兩年后,他跳了出來。有朋友問他是不是嫌待遇太低呢?他說不是。他跳槽的理由有兩條:一來這家企業是一家自動控制技術為核心的企業,作為計算機軟件人員的他將只能打下手;二來這家企業面向的客戶也是國家單位,這導致公司很難做大。總之,沒有前途。
跳槽后Bill進入一家民營企業,負責互聯網軟件的產品開發,工作很辛苦。朋友問他是否后悔,Bill笑著說:“走對路比什么都重要。”
許多人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所以就什么賺錢干什么,或者公司讓他干什么就干什么。還有許多人不知道公司是干什么的,也許是工作難找吧,專業不對口也不挑不揀,職位沒有發展前景也不申請調崗,公司沒有發展前途也不準備跳槽。換個時代,這些表現也許會被認為是政治可靠,可在如今的商業時代,那就只能被認為是拿自己的前途不當回事兒了。
如果說一個人擁有職場之道,我想他至少應該符合這樣三個條件:①要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么;②要知道自己所在團體的目標在哪里;③團體的目標要和自己的目標保持一致。這三個條件并不能保證你一定成功,但是它們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可以讓你不走錯路,不上錯船,不跟錯人。
短期來看,這三條的作用也許尚不明顯,但從長期看來,你若是不能清晰地把握它們,職場之道就根本無從談起,甚至可能完全南轅北轍。為什么這樣說?讓我們來反問一句:你說你擁有自己的職場之道,自己卻不知道它通向哪里,那還是“道”嗎?
如果能夠清晰地把握住這三條,就比如Bill,雖然不能說擁有了自己的職場之道,至少“圣”這個字是當得起的。
(二)勇
你不但要有自己的立場和觀點,還要敢于堅持它們。
Alex在一家傳媒公司工作。
對Alex而言,辦公室里最好人人都相安無事,一團和氣。所以他總是抱著明哲保身的態度,從不過分堅持自己的意見,更不會反駁他人的意見,凡事跟著辦公室里的大氣候走。他很少提要求,更多的是給予和退讓。
一遇到意見分歧,哪邊官大哪邊聲響,Alex便倒向哪邊;一遇到公司紛爭,哪邊勢力大Alex就倒向哪一邊,一旦這方失勢,又馬上倒向另一方。
很多職場人,他們的立場觀點會隨著客戶或者老板的顏色滴溜溜亂轉。如何評價這種人?往好了說,在同事眼里,此人是個老好人。因為“太好說話”,所以他的話也引不起別人足夠的重視。往壞了說,在同事眼里,此人就是個墻頭草、變色龍。這樣的職場人,除非他在搞政治的領導手下干活,否則人們會很快便失去對他的興趣,有了問題就直接找說話算數的人了。
Alex在公司里正是這樣一個尷尬角色。那么,Alex會有前途嗎?拜托,Alex連“前”是哪個方向都不清楚,哪有什么“前途”可言呢?
Alex身上到底缺乏點兒什么呢?——勇。職場之道,少不了一個“勇”字。而Alex身上所缺少的恰恰就是這個字。那么,一個“勇”字當頭的人有哪些特征呢?
①他能將公事和私人關系區別看待。他不會去刻意尋找一種辦公室和諧的平衡狀態。他知道——即便是辦公室里的天使,也只有在工作能力得到大家認同和贊賞時,才能真正地擁有和堅持自己的觀點并影響別人。
②他有自己鮮明的立場和觀點。想得到別人的信任和依賴,沒有“自己鮮明的立場和觀點”這個前提,那是很難做到的。所以,他會時刻提醒自己——我的立場在哪里?我的觀點是什么?
③他懂得堅持。當你知道什么是正確的選擇卻因為不想得罪人而做不到時,你的妥協將最先傷害到自己。對于這一點,他認識得很深刻。所以,他不但敢于表達自己的立場和觀點,而且勇于通過說服或拒絕他人來維護和捍衛它們。
總之,一個勇于擁有并堅持自己的立場和觀點的人就是掌握了“勇”之道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可能在團體中擁有自己獨特的價值。
(三)義
自己的問題要干脆利落地承認,發生問題絕不逃避責任。
Max跳槽到一家公司當高級主管。
老板覺得他的工作很棒,因而信任有加。他的秘訣是什么呢?
某同事做得很出色,Max在向上司匯報時就說:他能做到這種程度,那都是我大力支持的結果啊。另一方面,對于成績不是那么出眾的同事,又說:我早就說他不是這塊料。
自己工作出了問題。Max就匯報說:某人不認真配合,才導致問題的發生。甚至撒謊說:本來應該某人來做的,結果他給忘了。
不錯,這樣做會給老板一個好的印象:Max總是對的。同事們也開玩笑似地說:在自己的失敗中Max總能找到別人的責任,在別人的成功中Max總能找到自己的貢獻。
可是時間長了,Max這種“好事歸我,壞事歸他人”的姿態,引起了所有人的反感。他的“睜眼說瞎話”的姿態甚至讓他的合作者產生了恐懼。
最后,Max被迫再一次跳槽。
從心理的角度講,“逃避”其實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逃避是一種保護,就像逃避大雨、火、冰、悶熱一樣,這種心理讓持續的疲憊、緊張、煩悶有了一個機會喘口氣。可見逃避也并非一無是處。然而,在職場上,有些東西是我們無法逃避的。
前程無憂曾經進行了一次職場惡習大調查,名列調查榜第一位的職場惡習就是“逃避責任”。在“上司最不能容忍下屬的惡習”和“下屬最不能容忍上司的惡習”細分榜單上,此項均排第一位,在“同事間最不能容忍的惡習”榜單上排第二位,在“最不能容忍與自己職業交往的對象的五大惡習”中排第三位。由此,“責任”二字在職場關系中的分量之重,而“逃避”的處理方式在職場人心中引起的厭惡感之強烈可見一斑。這一調查結果告訴我們——在職場上,不要逃避責任。而Max的失敗恰好證明了這一點。
也許逃避一次責任會讓你竊喜,以為聰明本來就是屬于你的,而別人都是傻瓜。可是,只有當發現此后責任再也不會在你面前出現的時候,你才會明白,那些承擔過責任的人其實并不傻。隨著時間的積累,他們會有更豐富的經驗,會有更好的職務,甚至老板都和他稱兄道弟。而你自己呢?除了一般的日常工作,沒有人和你深入交流,你孤單了。因為沒有人覺得和你在一起有什么必要,有你和沒有你,有什么區別呢?反正關鍵的時候你總是玩兒失蹤或者一推了之。
在職場上,只有勇于承擔責任的員工才會得到他人的信任,才會得到老板的重用,因為你值得信賴。而這才是“義”的根本之所在。
(四)智
要善于保護自己,要學會妥協。
Bruce和Lee在同一家名企從事管理工作。
該企業自建立以來,一直順風順水,所以公司老板雄心勃勃,一心準備做回大事。這次,他下定決心要投入巨資上個大項目。
Bruce和Lee都覺得這個計劃的成功可能性很小,因為市場遠未成熟。于是,兩人都跑去勸老板回頭。其中,Bruce苦勸老板無果后,便以辭職威脅老板,亦無用。眼看老板一意孤行便憤而辭職。而Lee的做法卻有所不同。Lee苦勸老板無果后,見老板決心已定,便轉而支持老板決策并積極出謀劃策,提出各種改善方案和執行方案以求提高項目成功的可能性,同時在執行中也保持了既往的高效率。
當然,正如兩人事先所料想的那樣,項目徹底破產,因為市場根本就不接受。但是,從此之后,老板更加信任Lee,對他言聽計從,卻并不感謝Bruce。
有些人,因為不同意別人的意見,所以采取不合作態度,或是旁觀者態度;有些人,為了反對別人的意見,在執行中來個消極怠工;還有些人,為了反對一些決策,甚至訴諸于辭職威脅,就比如Bruce。說實在話,這些有自己主見、從不妥協的人是值得敬佩的,但這種不妥協行為卻是不值得提倡的。
有句話:“愛人如己”。表面上意思是說我們要愛他人,但仔細想想,如果你不先愛自己,“愛人如己”又如何能讓他人感受到愛呢?拿Bruce的例子來說,他辭職固然是出于對企業對老板的負責,可這種極端行為如何能讓老板接受呢?所以,在職場上打拼,首先要愛自己——愛惜自己的形象,愛惜自己的發展機會,愛惜自己的職業生涯。為了一個具體的觀點、一時的立場,輕易地賭上自己的發展機會乃至自己的職業生涯,那絕對不是職場正道。
真正的智者,將會如何行事呢?團隊做出決定之前,明白表明立場,認真爭取機會;團隊做出決定之后,毫不猶豫執行,并爭取最好結果。不和這樣的人合作,人們會和誰合作呢?
(五)仁
職場故事,不是你一個人的獨角戲。在任何時候,你都是在和你的團隊一起戰斗,那么,要怎么和你的團隊相處呢?我們知道,無論你在哪個行業,一旦進入你就會發現圈子原來是很窄的,想做點兒壞事成本還是不小的,那么,要怎樣和你的客戶、同行和競爭對手們打交道才好呢?
孔子給出一個十分明確的答案——“仁”。什么是仁?他提出兩條原則: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說自己不喜歡的,不要強加給別人;②“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就是說自己要站得住腳,也要讓別人站得住腳,自己要發展,也要放別人發展。
孔子說的有道理嗎?當然有道理。一個人要是做到這一步,會天下無敵。因為,對于他來說,已經沒有敵人了。這便是“仁者無敵”。
那么,如何才能成為一個職場上的仁者呢?莫非是照搬孔子的答案就可以了嗎?
在職場上成為一個孔子眼中的仁者還是比較有難度的,與其可觀而不可玩,我們還不如不去囫圇吞棗般地照搬它。只要我們能夠做到兩點:①對內,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做事;②對外,本著雙贏原則做事,就是在工作中體現了孔子的“仁”的精神。做到了這兩點,我們就足以自豪地宣稱——我就是真正的職場仁者。
如果某人擁有了一個有價值的人生,那么,他可能代表著一種“道”。如果某人代表了一種“道”,那么,他必定擁有著一個有價值的人生。作為在職場打拼的一個普通職員,要如何認識職場之道呢?
①保持明確目標。
②堅持自己的觀點和立場。
③自己有責任時絕不逃避。
④知道如何妥協,善于保護自己。
⑤對內,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做事;對外,本著雙贏原則做事。
如果你能夠認真地實踐上面五條,那么你就是在實踐職場之道了。如果你的行為總是符合上面五條,那么你就已經擁有職場之道了。因為你已經兼備了“圣勇義智仁”這五大行為規范。
“職場之道,怎么這么簡單?”你可能很驚訝。
“大道至簡。”我的回答很簡潔,“道的價值,不是越難修煉就越高貴;也不是越好修煉就越低賤。道很好實現,道卻很難堅持。而道的價值就體現在——堅持,一以貫之地堅持。”
上一篇:怎樣發揮日報的威力
下一篇:怎樣才能做好工作前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