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點之間,未必線段最短
自從初中階段開始學習幾何,在昏頭漲腦地比較各種線段的長短總是出錯之后,我們就牢牢地記住了數學老師的教誨:“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確,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不但適用于解答幾何題目,而且在步入社會之后,我們也把這個幾何定理發揮運用到極致,總是堅持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原則,去選擇自己的物理路徑和人生路徑。
然而,兩點之間真的線段最短嗎?在幾何學上,兩點之間的確線段最短,但是應用到人生中,很多人都會發現,兩點之間的直線偶爾可以作為追求成功的捷徑,但是如果我們懷著急功近利的心一味地追求直線,則往往會導致事與愿違,也會導致我們省事不成,反而更加費事。古人一定是因為參透了這個道理,所以才會告訴我們“欲速則不達”,也以此警示后世。
人生總是有各種各樣的不如意,也會面臨形形色色的障礙。每當這時,我們未必能夠像開鑿隧道那樣從山洞里穿過去,而且有的隧道所遇到的山洞也是不適合鑿穿的,在這種情況下,就要學會在特定的階段里迂回曲折,從而使問題得以解決。還記得在語文課本里學到的泰山的挑山夫嗎?因為泰山很高,石階很陡峭,所以挑山夫們并沒有走距離最短的直上直下路線,而是走之字形路線,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減緩坡度,讓自己挑著沉重的東西走路時更節省力氣。詹天佑當年在修建京九鐵路的時候,也遇到了一個陡坡,同樣是采取了迂回曲折的方式,才讓火車頭順利爬上陡坡。思考問題的方式與此類似,如果遇到的難題是可以直接迎面解決的,那么我們就要直面問題。如果遇到的障礙很大,無法在短時間內超越或者戰勝,那么我們就可以暫時離開直線的軌道,雖然這樣要走一些彎路,卻可以繼續把事情向前推進。也許在這樣繼續前進的過程中,我們就會遇到一個契機,就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更好辦法也未可知??偠灾?,不要一條道走到黑,也不要總是把自己逼入困境和絕境。只有順勢而為,我們才能找尋到最省力和最可行的辦法解決問題,讓自己進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勝境。
馬鈴薯原產于美洲,它不但產量很高,而且極富營養,為此法國的農業學家巴蒙蒂埃在美洲接觸到馬鈴薯之后,當即決定把馬鈴薯帶到法國。回到法國之后,巴蒙蒂埃對馬鈴薯進行了深入研究,最終斷言馬鈴薯是值得大面積種植和推廣的農作物。為了讓法國人民盡早接受馬鈴薯,他還專門寫了關于馬鈴薯的介紹發表在報紙上。然而,當時的法國人民對于新生事物懷有排斥和抗拒的態度,為此都很抵觸馬鈴薯。又因為醫學專家認為食用馬鈴薯有可能會導致失去生命,土壤學家認為馬鈴薯會導致土壤變得貧瘠,而封建迷信的民眾則認為馬鈴薯是可怕的東西,是魔鬼的誘惑,為此馬鈴薯的推廣毫無進展。
看到大力度的推廣不但沒有效果,反而遭到強烈反對,巴蒙蒂埃只好反其道而行。他自己擁有一片馬鈴薯的種植園,為此他讓國王派出重兵把守他的馬鈴薯種植園,甚至明令禁止任何人偷竊馬鈴薯,就連一片葉子也不行。其他農民看到巴蒙蒂埃神秘兮兮的樣子,好奇不已,他們總是悄悄觀察巴蒙蒂埃是如何種植馬鈴薯的,而等到士兵換崗的間隙,就去偷巴蒙蒂埃的馬鈴薯,種植到自己家的土地里。漸漸地,那些偷了馬鈴薯的農民意識到馬鈴薯是一種非常好的農作物,并把這個消息傳播了出去。這樣一來,更多的農民來向巴蒙蒂埃索要馬鈴薯種子,漸漸地,馬鈴薯在法國的種植越來越普遍,終于成為大多數農民都很愿意種植的大眾作物。
在這個事例中,巴蒙蒂埃四處大力推廣馬鈴薯,卻沒有收到應有的效果,反而被農民們排斥和抗拒。為此,他就改變了一種方式,采取迂回曲折的方法,嚴密保護馬鈴薯。這樣一來,反而激發起農民們的好奇心,也讓農民們主動想方設法地偷竊馬鈴薯,并偷學馬鈴薯的種植方式。正是靠著這樣的反其道而行,巴蒙蒂埃才成功地把馬鈴薯推銷出去,才能讓馬鈴薯成為農民們都樂于種植的大眾作物。
很多人的思維都很保守,他們總是因循守舊,墨守成規,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一定不要逼迫別人接受我們的新事物,否則就會激發起他們更為激烈的抗拒;而要改變思路,以迂回曲折的方式讓人們認識新事物,從而讓人們可以主動接受新事物。當年,通用電氣公司生產出市面上第一臺洗碗機,結果一經推出就遭到市場冷遇,哪怕投入大量廣告進行推廣,也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后來,他們改變思路,去找房地產商進行合作,從而讓房地產商在建造房子之初就把洗碗機鑲嵌在房子里。這樣一來,人們才開始接觸洗碗機,到后來,他們不但接受了洗碗機,而且對洗碗機非常喜愛和依賴。
迂回曲折看起來像是舍棄了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道路,走了很多的彎路,實際上卻讓原本行不通的直線道路得以走下去,也獲得了更新的局面和更多的契機。因此,這反而是絕處逢生的好方法,可以讓我們避免與困難正面交鋒,而以迂回戰術戰勝困難,獲得最終的成功和理想的結果。
上一篇:獨立的孩子才有能力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下一篇:親密也是一種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