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也是一種障礙
有這么一則故事:
在森林里,狐貍一直垂涎于刺猬的美味,但是只要一靠近刺猬,它會就將自己卷起來,讓狐貍無法下嘴。后來,刺猬遇到了烏鴉,兩個人一見如故。有一次,刺猬和烏鴉聊天,烏鴉很羨慕刺猬有這么一副好鎧甲,不禁稱贊道:“刺猬看你多好!有了這么一副盔甲,森林里的動物都拿你沒辦法。”刺猬聽到烏鴉的吹捧,有些飄飄然,于是悄悄對烏鴉說:“其實我的鎧甲也不是沒有弱點。當我全身卷起時,腹部還有一個小眼不能完全卷起,如果朝那個小眼吹氣,我受不了癢,就會打開身體”說完后,刺猬還千叮嚀萬囑咐,要烏鴉替自己保密。
后來,烏鴉不小心落到了狐貍的爪下,為了活命,烏鴉便對狐貍說:“狐貍大哥,聽說你很想嘗嘗刺猬的美味,如果你放了我,我就告訴你刺猬的死穴。”狐貍放了烏鴉,烏鴉便對狐貍說了刺猬的秘密。結果,刺猬變成了狐貍的晚餐,在臨死前,刺猬憤恨地責備烏鴉出賣了自己。
傷害刺猬的真的是烏鴉嗎?如果不是刺猬自保弱點,誰又能傷害到他呢。其實,朋友之間再親密,也是要有所保留的。真正的朋友并不需要走得太近,有時候,站在一定的距離之外,兩個人的友誼反而會更好。
人們常說:“知己難求”,朋友對我們至關重要,兩個人是因為跨過了心靈上的鴻溝才成為朋友,但是朋友之間還有一條警戒線,一旦跨過,兩個人的友誼就會出現危機。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即使兩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再接近,也不可能完全相同。當兩個人的不同點真實地擺在眼前時就容易發生分歧,每個人都希望對方改變,當要求不能如愿,便開始挑剔、批評、爭吵,甚至導致友情破裂。
朋友之間可以患難與共,成為伙伴,但是我們又常常看到,朋友因距離太近,為一些瑣碎的小事互相指責。比如:兩個好朋友為了能互相照顧、節省房租,一起合租,起初,兩個人感情融洽,但時間久了,就會因為打掃衛生、倒垃圾開始發生矛盾,彼此都感覺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于是結束合租,后來甚至不再來往。
其實,不只朋友之間,與任何人相處都要保持適當的距離。正如有人說的那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像兩只過冬的刺猬,離得過遠太冷,而且寂寞,靠得太近則相互傷害。所以彼此之間要保持適當的距離。既不能太遠,也不能太近,“君子之交淡如水”,往往是最安全的相處方式。
比如,我們在事業上經常會遇到一些合作伙伴,銷售員也會每天接觸客戶。這時誰都愿意擴大自己的人脈網,走得近一些。但這種以利益為起點的關系,更加微妙。
有一個雜志廣告業務員大軍,他為人誠懇,和客戶關系搞得不錯。一次他和一個客戶談了一個廣告。大軍覺得這個客戶比較有潛力,而且話語投機,就當朋友看待了。
該客戶想做個全年跨版廣告,金額估計在10萬以上,兩人基本上都談妥了。
可是二人談得太投機,天南海北地聊,從下午談到傍晚了,大軍都顧不得拿合同讓他填了。客戶還熱情地邀請他說:“哥們,今天談得太晚了,我請你吃飯!”大軍也很爽快,心想,反正談好了,吃個飯再說也沒什么。于是就去了。酒過三巡,兩人有些醉意,客戶說:兄弟啊,我這會兒突然又覺得一下子投10多萬做跨版太突然了一些,你看這樣好不好,改做整版跨版,有了效果再改做跨版!”
大軍腦袋一熱,心想這么熟還跑得了嗎,結果,當晚客戶回去后就打電話說,想再考慮一下,這次不做了。第二天,大軍腸子都悔青了,直呼喝酒誤事!
還有一次,大軍面對一個關系不錯的老客戶,恰逢公司廣告費上漲30%,做好了方案他猶豫不決不敢給客戶提:“唉,說實話,我都覺得價格太貴了,這么熟的客戶不好開口啊!”結果,一耽誤客戶被其他公司搶走了。
經常聽到有做業務的人這樣說:我和我的客戶很熟,都達到了稱兄道弟的程度了!為什么與他們的成交率總是不高呢?看看大軍的例子,也許就有答案了——有時正是“太熟”給事情帶來了反面的效果!
我們不排除營銷人員與客戶、生意合作伙伴之間成為好朋友甚至是生死之交的可能,但是有一個前提,我們必須要清楚:我們針對他們采取的一系列的拉近距離的活動,目的其實很直接,那就是簽約,或從他那里賺得利潤,如果你和他們的距離太近以至于影響了這個目的,那么你所做的事情還有意義嗎?
以“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尺度,來處理同事、合作、同客戶等相對帶利益色彩的關系再恰當不過。味道可能淡,但是像花香一樣,卻能淡而持久!比如,與人談合作的時候,有“淡香”做鋪墊,談判工作好開展一些;打拉鋸戰的時候利于回旋——咱們關系是不錯,但是有原則在此,我也不好破啊!合作成與不成照樣無傷大雅。
當然,君子之交不等于冷淡對人,也并非是要人放棄交際技巧。“君子距離”是沒有固定數字尺寸的,它要根據關系遠近程度、關系性質、場合、氛圍、等不同因素來決定。比如好友之間往往要較之同事、主雇關系親密,在家中聚餐常常比商務會晤要熱絡,這就需要我們視具體情況做合適的處理。
上一篇:兩點之間,未必線段最短
下一篇: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