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命運全靠自己
每一個人都堅信命運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他們骨子里都具有一種抗爭的精神,從不服輸,也從不氣餒,他們都有一個意念,那就是做自己命運的設計師。
別人認為你是哪一種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肯定自己;別人如何打敗你,并不是重點,重點是你是否在別人打敗你之前,就先輸給了自己!唯有時刻堅信自己,才能戰勝靈魂深處所有的弱點,始終處于不敗之地。
杰弗里·波蒂洛曾說:“只要不把你的命運交給別人,你就能決定自己的命運。”這是一種多么催人奮斗的自信啊!一個人想要成功必須具有自信。不需要依靠別人,自己的人生,由自己操縱掌控。
命運往往就是這么奇怪,它在賜予一個人成功之前,大都要設置一道道屏障,來考驗一個人的毅力與勇氣。因此,那些怯懦者,只能在失望和抱怨之中,走過一生。相反,那些知難而進、勇于跟厄運搏擊的人,才能最終得到命運之神的精美饋贈。
伊爾·豐拉格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新聞界最高獎——普利策獎的黑人記者,是美國黑人的驕傲。但是,豐拉格曾經非常厭惡自己的出身。他小時候因為自己的膚色而自卑孤僻,甚至絕望地認為自己將來不會有任何出息。
他父親是個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的水手。父親看透了他的心事,便帶他拜訪了許多名人的故居。
父親帶兒子去荷蘭參觀了梵高的故居。在看過那張小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兒子困惑地問父親:“梵高不是位百萬富翁嗎?”
父親答道:“梵高是位連妻子都沒娶上的窮人。”
后來,父親帶兒子去丹麥參觀了安徒生的故居。兒子又困惑地問父親:“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宮里嗎?”
父親答道:“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兒子,就生活在這棟簡陋的閣樓里。”
聽了父親的介紹,兒子若有所思。父親用厚實有力的大手撫摸著兒子的頭說:“孩子,你看,上帝并沒有看輕卑微,偉人原來也不過是一介草民。”
在父親潛移默化的教育下,豐拉格徹底改變了,不但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自信,而且對大千世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立志要成為一名記者,走遍全世界。
從此,豐拉格開始為理想不懈地奮斗。大學畢業后,他如愿以償地成為一名新聞記者。但是風無常順,兵無常勝,他很快遭到了排擠。
有一次,一個白人記者公然將豐拉格辛苦了一個多月的采訪稿件據為己有。豐拉格當時很氣憤,找到主編,希望能討個公道。事與愿違,主編竟然偏袒那個白人,根本不相信他的申辯。
這件事使豐拉格再次看清了社會的現實和人生的坎坷,但是他仍然堅信自己的未來。他不辭辛苦,深入各種險境,獲取第一手新聞資料。最終,他憑借獨特的新聞視角和理念獲得了美國新聞界最高獎——普利策獎,開創了黑人獲此獎項的先河。
莎士比亞曾說:“假使我們自己將自己比作泥土,那就真要成為別人踐踏的東西了。”如果你自甘低賤,屈服于命運,那命運的軌跡就很難自動轉彎。
生活絕不會憐惜失敗者,在挫折面前,勇者進懦者退。每個人的命運,需要靠自己設計,自己轉彎。
上一篇:機遇面前,盡快行動
下一篇:海之所以成海,是因為在低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