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從內心的召喚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心理現象和理論,就是從眾心理。所謂從眾心理,通俗地說,也叫隨大流心理,指的是人們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沒有自己堅定不移的想法,也不敢堅持自己的主見,總是盲目地跟隨他人,總是隨隨便便就放棄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不得不說,這樣的表現是非常糟糕的,也是不利于自身成長和發展的。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上獨立的生命個體,都有著自己的脾氣秉性和思想觀念,也有自身獨特的情況。為此,不管是思考問題還是做出選擇,都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才能有的放矢地發揮自身的能力,獲得長足的成長和發展。
不僅在生活中,在工作上,我們也要時刻保持清醒,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面對未來。記住,我的人生我做主。很多時候,你聽到別人總結的成功經驗很不錯,但是當你把經驗照搬到自己的身上時,卻發現并不適合自己,這是因為每個人的人生情況不同。因而不要盲目羨慕別人的成功,也不要總是希望自己活成別人的樣子。你有你的人生,你有你的未來,你必須非常堅定不移、勇往直前,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生命的力量,活出獨屬于自己的精彩。
雖然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上孤獨的旅行者,雖然每個人都是時光的匆匆過客,但是每個人依然要活出自己的姿態,擁有自己的精彩,這樣才不枉來到人世間走一遭。對于每個人而言,都要堅守住自己的心靈,才能讓內心更加充實,才能讓人生更加精彩。所謂堅持,不是固執,也不是故步自封,而是在成長的過程中與時俱進,又不忘初心。
蘋果的創始人喬布斯曾經說過,每個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問清自己的內心。實際上,遵循內心只是通往成功的第一步,一個人必須更加問清楚自己想要怎樣的人生,才能在實現內心真實想法的過程中,擁有更好的表現。實際上,作為一個有大格局的人,喬布斯就算不創始蘋果,也會有其他獨特的成就。因此有人說是蘋果成就了喬布斯,并沒有道理。可以說喬布斯與蘋果是相互成就的。
在中國文學史上,胡適先生是首屈一指的人物。實際上,胡適當年去國外留學的時候,哥哥曾經再三叮囑他一定要學習有用的東西,干實業。為了遵從哥哥的意思,胡適到了國外曾經有一段時間學習農學,然而,思來想去,他始終無法抵擋文學的魅力,更無法打消對于文學的喜愛。最終,他還是轉專業,到了文學院進行學習。正因為胡適當年的這個決定,中國文壇上才多了一位才華橫溢的作家。正因為如此,1958年,胡適在演講中引導大學生選擇對口專業的時候,才告訴學生要依著“性之所近,力之所能”,遵從內心的召喚去選擇合適的專業。
每個人都要選擇適合自己的事情去做,也要遵從內心的召喚去做人做事,才能獲得更加長足的進步和發展。如果總是違心地去決定人生中的很多事情,也總是違心地在成長過程中告訴自己人生的去向,最終不但一事無成,還會白白浪費人生中寶貴的時間。記住,任何時候,都要做最真實的自己,因為高超的模仿也無法使你成為別人。既然如此,就活出自己的樣子,擁有自己的精彩人生!
上一篇:勤奮刻苦,搶占人生先機
下一篇:善于等待,人生才能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