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好習慣,摒棄壞習慣
如果我們將每個人的成功比作是各自收獲的果實的話,那么良好的習慣一定就是最終結成這果實的種子。就正如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經宣稱的:“正是一些長期的好習慣加上臨時的行動才構成了成功。”的確,縱觀自古以來的成功人士,他們每個人的成功都與其自身的良好習慣密不可分。毫不夸張地說,好習慣是我們成功的發源地。因此,我們應當想盡辦法將自身的良好習慣堅持并延續下去。
現實生活中,經常會聽到商場上的大佬們“放話”:“即使現在這個項目失敗了,也并不代表我的人生一敗涂地。只要還有一絲機會,我很快就可以東山再起。”而通過他們的經歷分析這些“大佬”能夠這么果敢的原因,主要還是在于他們養成的良好習慣鍛造成的果敢性格,而這性格注定了他們不輕易向命運屈服,不斷抗爭的人生特質。就像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經說過的那樣:“即使你們把我身上的衣服剝得精光,一個子兒都不剩,然后把我扔在撒哈拉沙漠中心的地帶,但只要給我兩個條件——給我一點時間,并且讓一支商隊從我身邊經過,那要不了多久,我就會成為一個新的億萬富翁!”我想,一個人該需要有多么強大的內心才能夠有這份自信果敢呢?
良好的習慣可以說是我們成功的發源地。試想,人類天性喜歡懶散自由,良好的習慣養成考驗的不光是人類對自我本能的自制和約束,更有對是否能夠持之以恒堅持下去的忍耐和決心。由此佐證,最終能夠養成良好習慣的人必定是有著強大內心定力以及堅定信念的人。而我們做任何事情,只要有堅定的信心以及持之以恒的努力,最終必定能夠收獲屬于自己的成功。
一位記者曾經對一群參會的科學家們做訪談。記者問到這樣一個問題:“能夠分別說說你們當時是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人生中最為寶貴的東西嗎?”當時,有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科學家出人意料地回答道:“是在幼兒園里面。”記者詢問詳情,只聽老科學家回答道:“將自己的東西分享給其他的小朋友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允許拿,玩過的玩具要收拾整齊放回去,吃飯前要洗手,如果做錯了事情一定要及時承認并積極改正,午飯之后要休息,要注意觀察周圍的大自然。從根本上來說,我認為我們所有人的成功都源自于幼兒園時學到的這些良好習慣。”
老科學家的回答獲得了在場與會科學家們的普遍認同,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認同,并分享出自己類似的經歷,氣氛一度變得非常熱烈。只聽另一位科學家有感而發,說道:“在實驗室里面,是沒有‘我’,只有‘我們’的。我們所獲得的一切偉大成果都屬于‘我們’,而不是某一個‘我’。而這種團隊群體意識也源自于我們小時候學到的‘分享’習慣。”
世界著名的偉大發明家愛迪生,他一生共創造了1093項發明,包括有廣為人熟知的白熾燈泡、留聲機、電影等。這么高產的成就可以說是讓很多發明家們都望塵莫及,而愛迪生將他自己能夠取得這些成就的原因都歸結于勤于思考的習慣以及“玩過的玩具要收拾整齊放回去”這一良好的生活習慣。他曾說過:“我們的大腦其實跟我們的肌肉一樣,都可以通過勤于思考來鍛煉和開發。”沒錯,生活中的我們也經常會發現這樣一個事實:大腦總是越用越靈活,思維總是越訓練越活躍。恰當的鍛煉能夠將我們大腦的思維活躍程度提升到最高,不斷開拓我們大腦的容量,并有可能使我們獲得新的能力。據曾經在愛迪生工作室工作過的一個助理回憶:不管再忙,愛迪生總是會將實驗室收拾得井然有序。就連如果有人不小心將燒杯擺放的方向與之前稍有偏差,愛迪生都會嚴肅指出:最小的一點錯誤有可能會導致最大的損失。由此可見,不論你覺得多么小的細節,其實都是你自身習慣的養成。并且,這種小節的習慣有可能會影響你的一生。因此,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將這種優秀習慣根植于我們的腦海中,幫助我們獲得人生的成功。
優良的好習慣能夠幫助我們插上成功的翅膀,飛往成功的天堂。不好的墮落習慣就像是阻礙我們前行的沉重鎖鏈,會將我們拖至地獄的深淵。有人曾說,得不到的事物最為可惜。而我認為,明明自己擁有并需要,最終卻未能得到利用的事物才是人生最大的遺憾。就好像當你覺察到自己就像是泰國游樂場里的大象,已經被一根小小的鐵鏈束縛住自己的自由時,盡管內心懷抱著對自由的無比憧憬與渴望,余生卻未曾敢再從過去的失敗中掙扎一次。殊不知,自己其實早已不是當初的“小象”,只要稍加用力,就能掙脫這細細的鐵鏈。這自由的鑰匙其實一直都在自己的手中。
上一篇:堅持不懈,砥礪前行
下一篇:失敗了又如何,大不了再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