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興趣更重要的是什么?
不管新朋還有舊友,聽說我可以靠敲鍵盤謀生的時候,都一臉羨慕:
“哎呀,動動手指就能賺錢,簡直太幸福了。”
“真是羨慕你啊,你從小就喜歡寫作。天天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才是人生贏家……”
“我也喜歡寫文章,可是發表在朋友圈和微博里都沒幾個人點贊,要是能跟你一樣輕輕松松寫出漂亮文字就好了……”
“你還真是命好啊,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不像我,天天要跟那幫有點錢就覺得自己是大爺的人打交道,真是生無可戀啊……”
面對這些半真半假、動機不明的話,我總是笑笑。從小作文寫得好是不假,可他們又怎么知道我在這條路上付出了多少?我自己,和那些熬過的夜、流過的淚知道。
我有自己的專業,并且畢業后跟大家一樣找了工作,寫作只是業余愛好,下班以及充電以外硬擠出來的時間才能留給它。也幸虧是我對它興趣濃厚,總覺得不能辜負了自己這點兒活了那么久的愛好,否則,估計我早就堅持不下去轉向游戲或美劇了。
然而,也許是不曾哭過長夜者,不足以語人生吧。年輕的我那些為賦新詞強說愁、無病呻吟的文字,貼在各大論壇上以后就如同泥牛入海連個聲響也沒有,而我發表在自己空間里的文字點贊數也越來越少,可能是親朋都懶得捧場敷衍了吧。
人都是需要成就感、需要被認可的。慢慢地,我開始陷入自我懷疑,尤其是遇到阻滯寫不下去的時候也會懷疑自己:“你這又是何苦呢?工作不是做得好好的嗎?寫啥文章啊?爭取早日升職加薪才是正事。”
而且,原本是自己感興趣的寫作,當它成為每天例行公事的任務以后,我發現自己越來越提不起興趣。
最后,在自己一遍遍地勸說下,我打算放棄并且真的那么做了,開始讀書看電視,不再寫字。
然而就在這時候,一根刺向我扎過來。那是一位素來不被人喜歡的女同事,我并不愿意讓同事們知道我在寫文章,所以從來沒有講過,也沒有給他們開放閱讀權限。可是,她不知從哪里聽說了,當著眾人的面問我:“大作家,聽說你在寫作啊?有什么大作也讓我們拜讀一下啊?”
我頓時滿臉通紅。公司只規定不許有第二職業,但并沒有規定不能寫文章,我倒不是怕自己違反紀律,我真正害怕的是眾人異樣的眼光和嘲笑的言辭。我用腳趾頭都能想象出來某些人會怎樣在背后議論我。
當時的我還太嫩,頓時不知所措。是經理過來拍拍我的肩膀為我解圍了:“好好寫啊,爭取早點讓我們看到。要是寫小說,我還有很多素材可以跟你講。”
于是我一下子騎虎難下,如果告訴大家我已經不寫了,那明擺著說我不行,所以寫不下去,于是我馬上會成為笑柄。不僅如此,還會影響到經理和同事對我整個人的評價,弄不好我的升職加薪都得泡湯。
沒辦法,我只好硬著頭皮說:“我也就是寫著玩的,感謝大家的鼓勵支持,等到有拿得出手的作品,一定請大家批評指正。”
從那以后,我又重新開始寫字,但這次是被迫的,與興趣無關。自尊心強烈的我告訴自己:“你必須好好寫,要讓那些存心看你笑話的人閉嘴。”
最后,經受了被迫做一件事情的抗拒、被拒絕被批評的羞慚、和名家對比的自慚形穢、與家人溝通時間太少的愧疚等等痛苦的考驗,在我的咬牙堅持下,終于有編輯主動找我聯系,問能否發表我的某一篇文章。
有了這個良好的開端以后,事情才開始慢慢順利起來。而我也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享受到了這個帶給我無數折磨的“興趣”的另一面。
事實可能就是這樣吧,興趣是個坑,你滿以為憑著自己的愛好,定能順風順水,做得春風得意舉世聞名。可是跳進來以后你才知道,這個坑里滿滿的都是人,有人正在離開,有人像你一樣剛進來,而里面的人,絕大多數都在抱怨上天抱怨社會抱怨自己瞎了眼。
這時候,你會怎樣做呢?
只有堅持下去,你才能涅槃重生。否則,跳出這個坑,你還會進入另一個,于是余生只能在一個又一個泥坑里滾得滿身臟污。
因為,有興趣,至少你是心甘情愿跳進去的,而不是被人推進去。倘若連自愿去做的事情都無法堅持到底,很難想象有什么事情是你能高質量完成的。
別以為有了興趣你就有了全世界,它是你的一見鐘情,一廂情愿,而不是你們彼此的兩情相悅。所以在工作方面,它頂多是一個領路人的角色,如果你對它抱有太大的期望,那么它十有八九會讓你失望。
真正讓你有所成就的,往往不是興趣。而是一樣比興趣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鍥而不舍、九死不悔的堅持與努力。
我的一位高中同學,一心想當律師,雖然被心儀的學校錄取了,但是非常遺憾,他沒有能夠進入法學院,而是被調劑到了中文系。看到這個結果,他絲毫沒有被錄取的喜悅,糾結了很久,終究還是因為不愿忍受復讀的痛苦而不情不愿地去報到了。
可想而知,抱著“我一個大男人,讀什么傷春悲秋的中文系”這種態度,他的學業好不到哪兒去,專業課成績總是在60分多一點的檔次徘徊。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居然考上了研究生,并且把博士讀完了,我們都覺得不可思議。那是因為,每當到畢業前夕,他都會再次痛苦地確認自己對這一專業及對應的行業毫無興趣的事實,然后選擇用繼續升學來逃避。幸而,他很聰明,考試方面的運氣也一直不錯。
就這樣,他居然不情不愿地博士畢業了。這一次,我們以為他再也無法逃避了吧?可是他去做了博士后,雖然已經不是學生身份,但性質是一樣的,依然躲在校園里不肯面對。
然而就在博士后期間,他突然發生了重大變化,由于為了順利出站他要努力寫出質量較高的論文,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居然解決了一個被導師稱為“有重大意義”的問題。而在苦思冥想解決這一問題后,他嘗到了“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種頓悟的極大快樂,他說,那種極度的喜悅難以言喻。
他跟我們說:“那時候,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興趣是可以培養的,用你堅持不懈的努力和成就感來培養。人那么善變,為什么興趣就不會變呢?”
現在,他已經是一位出色的學者,對自己的工作和成績非常滿意,整個人的狀態都相當好,再也不跟我們發牢騷說專業就是個雞肋。
你呢,你正在學的專業,正在做的工作,是自己感興趣的事嗎?
如果是,也別高興得太早,并不見得你就能始終如一喜歡它,它更不能給你付出就有回報的保證;如果不是,你打算怎么做呢?是自暴自棄還是怨天尤人,又或者,努力培養起對“不得不做的事情”的興趣?
很多時候,興趣都是錦上添花的那個點綴,表面上看起來很重要,但實際完全沒有你想象的那樣舉足輕重。所以,與其糾結“每天要做不感興趣的事”,不如轉而關注“我要堅持努力做出成績拿到獎勵”吧,那時候,你反而會收到興趣這一附加的獎賞。
上一篇:抱怨是破壞情感的催化劑
下一篇:比失敗更可怕的是害怕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