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著名童話《小王子》中有這樣一個片段,有一次,小王子到一個星球上訪問,發現那里住著一個酒鬼。盡管訪問的時間很短,卻使小王子非常憂傷。小王子問酒鬼:“你在干什么?”“喝酒。”酒鬼答道。“你為什么喝酒?”小王子繼續問。“為了忘卻。”酒鬼回答。小王子好奇地問:“忘卻什么呢?”酒鬼坦白道:“為了忘卻我的羞愧。”“你羞愧什么呢?”小王子很想救助他。“我羞愧我喝酒。”酒鬼說完就再也不開口了。顯然,這個酒鬼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中,他不僅把自己的生活狀態搞得頹廢潦倒,還將一旁想幫助他的小王子也籠罩在充滿負能量的情緒中。
“明知道有很多事情堆在眼前:攤開的文檔、散亂的衣櫥,或者只是一個該打的電話、一封該發出去的郵件……心臟因焦慮而撲通撲通地跳,但我還是邊咬手指甲邊說,再等一會兒,就一下下……”無精打采的徐青在跟好友聊天時這樣說道。好友想了一下,說:“你是不是患上了拖延癥?”
徐青在一家策劃公司工作,公司的工作周期是半個月,她幾乎每兩個星期就要做出一個新的策劃案。每次在新工作周期運轉之初,她總覺得時間綽綽有余,所以并不著急。然而尋找靈感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往往是還沒等想到足夠滿意的策劃方案,提交的時間就快到了。她一邊安慰自己,再等等,還會有更好的點子,一邊開始不由自主地焦躁和糾結。在這種情緒的困擾中,她根本無法集中精力去工作,更別說再拿出什么更好的方案和計劃了。到最后,徐青變得坐立不安,強迫自己絞盡腦汁應付眼前的Case,直至最后勉強按時完成任務。可就算熬過了這一個周期,下一個周期開始后,徐青仍會重蹈覆轍,無法擺脫這種拖延魔咒。
這種情況不僅給工作帶來了困擾,還讓徐青的生活也變得一團糟。已經凌晨了,徐青才終于修改好她的信用卡信息,包括賬單地址和工作單位,然后打電話到人工服務臺。其實幾分鐘就能完成的事,她卻足足拖了一個多月。想要報考參加的職業資格考試,也因為一拖再拖,忘記了報名截止日期而錯過……
“外在環境對我有一個要求,而我會有自己的想法,于是做事時會拖延。漸漸地,我開始依賴于拖延的愉悅感,到后來形成習慣,若不拖延,還會有焦躁等負面感受。”聽徐青這么說,好友覺得徐青的癥狀很典型,于是建議她到網上查查關于拖延癥的資料,想辦法克服掉這個壞習慣。
通過搜集資料,徐青發現,“拖延”是一種普遍現象。根據美國心理系副教授費拉里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有70%的大學生存在學業拖延的狀況,正常成年人中也有多達20%的人每天出現拖延行為。而心理醫師則說:“拖延就是缺乏對自我的管理,從情緒到時間。”從行為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拖延是一種“與自我控制相對立的沖動”。當需要在兩個任務之間作選擇時,人們往往愿意選擇不太緊急的那個——雖然另外那項任務更繁重,但能拖延一段時間再去做,這可以給人帶來愉悅感。
認識到了癥結所在,徐青開始有意鍛煉自己的自控力,學習如何加強自我管理。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從控制情緒到控制行動,徐青都有了明顯的改變,而她內心的不安定感和焦慮感也在漸漸減弱。再次與好友見面時,徐青開心地說:“我真喜歡現在的生活,輕松、自由,感覺全身充滿了活力,不再像以前,仿佛時刻都要背負著沉重的債務。”
徐青的經歷能給我們帶來很多啟示。最初,因為缺乏自控力,她的工作和生活都一團糟,并且形成惡性循環,在混亂和焦慮中越陷越深,而她自己又感覺力不從心,無法改變。到后來,當她發現真正需要調整的是她自己時,一切就變得簡單了。因為能夠改變現狀的只有她自己,只有很好地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才能夠有效地去控制周圍的事情和環境。可以這樣說,如果一個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那么他就會被周圍的事物和環境所控制;一旦他能夠很好地掌控自己,那么周圍的事物和環境也就在他的掌控之中了。徐青意識到,控制好自己,才能讓事情按照自己的意愿向好的方向發展。這個時候,她才能擁有充滿正能量的生活,她也才能成為一個擁有正能量的人。
自控力是一個人成熟度的體現,沒有自控力就沒有好的習慣,沒有好的習慣就不會有好的人生。自控力不僅指一個人對自身的沖動、感情、欲望施加的控制,還包括對自己的周圍事件、對自己的現在和未來的控制感。比如,一個人能否支配自己的成功或失敗,能否支配自己的人際關系,能否支配自己的人生走向,這些都與自控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一個人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往往是在理性的時候,而不想控制自己往往是在感性的時候。但每個人都會有感性的時候,所以我們需要首先認識到這一點。一位心理咨詢師說:“無論你現在怎樣痛恨壞習慣,它一定會讓你受益。認識壞習慣的這一特點,是改變它的第一步。”也許有人會想,我必須要控制住自己,消滅壞習慣。但壞習慣有時是你內心想法的真實反映,如果你一味壓抑,日后難免不出現反彈,所以可以將它當成朋友來接納。真正自控力強的人是內心和諧的人,他們能將自己內心的每一部分需求都當成合理的存在,并不是試圖控制或壓制一些缺點或不良情緒,而是從它們當中找到正面的信息并加以引導和利用。
對于有些人來說,長久的自控力非常難得,往往有時做了決定卻遲遲不去執行,或者執行了一段時間就放棄了。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在做這些事的時候沒有找到使命感。當你真正喜歡做一件事時,自律就會成為你的本能。你可以先從最容易的事情開始,最初不要給自己施加太大壓力,只完成一些小任務,養成每天都要做完一件事的習慣,并且把它堅持下去。這樣日積月累,你就能夠感受到逐漸增強的成就感和喜悅感。另外,你還要盡量減少自己的壞習慣,試著每天拒絕做一件與壞習慣有關的事,堅持下來你就會離壞習慣越來越遠了。還有一點很重要,不要積累太多未完成的事情,因為每件未完成的小事都會吞噬你內心的一部分正能量,所以要養成及時完成任務的習慣。
分享心得
女人往往對減肥十分著迷,其實減肥也是一件非常考驗自控力的事情。你可以制訂一個循序漸進和能夠保證實施的計劃,最理想的組合方案是控制脂肪的攝入,同時加強鍛煉。只要有信心并堅持不懈地去做,就一定能達到減輕體重、增強肌肉、促進心血管健康和肌體新陳代謝的目的。每天減少100千卡熱量的攝入;每周進行三次散步,每次用30分鐘走3千米左右;每周做兩次舉重鍛煉,每次40分鐘。如果一開始就將三種方法結合起來做,可能不太適應,不妨試著逐漸增加。
上一篇:用正能量表達方式給自己加分
下一篇:不要讓壞情緒秒殺掉好人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