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與家人和朋友在一起聚會用餐時,很少先一本正經地論資排輩,按照次序安排好座位,然后再開始正式用餐,但如果你以為在職場中也可以這樣隨意,那就大錯特錯了。要知道,職場無小事,深諳職場中的座次禮儀,不僅能讓你處理事情更得體更順利,還能為你的職場形象加分。畢竟,每個人都會喜歡遇到懂事的下屬和同事,而“懂事”兩個字也包含對不同場合座次禮儀的了解與熟練應用。
露西在一家公司當行政人員,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入職沒多久,一次,上司派她去接一位非常重要的客戶來公司參觀。由于之前沒跟這位客戶打過交道,露西對這位客戶并不了解,所以心里多少有些忐忑。接到客戶后,露西想,應該讓客戶坐在前排,那個位置視野好,如果坐在后排太憋屈了,于是殷勤地打開副駕駛旁邊的車門,請客戶坐進去。誰知客戶愣了一下,然后遲疑地說:“我坐后排吧。”露西趕緊關上前門,又把后門打開。等客戶坐好后關上門,露西又迅速繞到車的左側,打開左后車門坐了進去。這時,客戶的眼神有些怪怪的。露西陪客戶坐在后排,原本是想陪他說說話,以免冷場導致氣氛尷尬??闪牧藳]幾句,客戶就對露西愛答不理的,倒是司機跟客戶比較熟,陪著客戶聊了一會兒。
當露西把客戶送到參觀的地方后回到辦公室,剛坐下就接到司機的電話。司機說:“你怎么能先是讓客戶坐在前排,后來又跟客戶一起坐在后排呢?你應該讓客戶獨自坐在后排,你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這樣才合乎禮儀。”聽到這里,露西不由得吃了一驚,原來,汽車里非常有限的幾個座位,連選擇座次也這么有講究,難怪剛才客戶對自己非常冷淡呢,原來是嫌自己不懂禮儀。
過了幾天,部門開會,露西去晚了,發現大家都已經坐好了,只有上司的主位旁邊空著一個位置,她想也沒想就坐了上去。誰知,上司來了之后,盯著露西看了一眼,然后說:“來,你們倆換一下位置。”露西這才發現,上司在示意她和一個資深員工調換位置。上司的這一舉動讓露西覺得有些尷尬,仿佛是因為被上司嫌棄而轟走了一樣。會議上,上司特意表揚了那位被換到他身旁的資深員工。露西突然明白了上司的深意,他是想讓自己器重的人坐在自己的旁邊。露西想,看來自己剛才又坐錯了位置。
不久之后,同事們一起聚餐,這次露西長了心眼兒,她知道自己是新人,沒有什么業績和地位,所以不應該往上司跟前湊,于是特意找了個靠墻的離上司很遠的地方坐下。誰知,席間上司一會兒招呼露西去叫服務員,一會兒又囑咐露西去催催菜,而露西坐的位置太靠里了,非常不方便進出,她一起身就得麻煩旁邊的同事跟著折騰。露西意識到,自己又選錯了位置。
此后,露西非常關注在不同場合的座次選擇,她發現,這些禮儀和規矩雖然沒有任何明文規定,卻在每個職場人的心中根深蒂固。如果不去注意和遵守,就會被認為是太過粗心或者不懂得職場禮儀,給自己帶來負面影響。
據說,李嘉誠就喜歡在選座位中識人。吃飯時,如果有誰喜歡選領導身邊的位置坐,他會覺得此人過于“積極”,可能心術不正;而那些老是挑離領導最遠位置的人,要么太膽小,要么心里有鬼,他也不看好。
在中國,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長幼尊卑的排序,在職場這樣等級制度森嚴的場合,排序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如果身處這樣的環境中,卻沒有很好地按照大家默認的規則來選擇座位,會被認為是失禮的行為,甚至影響到一個人的個人形象以及工作能力。所以,對于這方面的知識非常有必要了解和學習。簡單來說,在職場中經常涉及的座次排序的場合,分別是汽車內、會議桌前和餐桌前。
先說車內的位次。轎車內的座位一般是后排為上,前排為下,而副駕駛座通常被視為最不安全的位置。我國的交通規則是靠右行駛,所以坐在右側時下車更為方便,因此后排右座是車內最尊貴的位置,其次是后排左座、前排副駕駛座。但在一些政務或外交場合中,出于安全考慮,也可能會把后排左座視為尊位。如果是主人(或領導、長者等)親自駕車,副駕駛座就成了尊位,然后依次是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如果與長輩或領導同車,最好坐在副駕駛座,從而為其留出更多的空間休息。當然,如果對方希望和你坐在一排,或者需要你在車上匯報工作,則另當別論。如果是朋友、同事甚至領導駕車,你一定要坐到副駕駛位上,這樣既便于交談,也是對司機勞動的一種尊重。
再說會議桌前的位次。一般情況下,會議分成兩類:方桌會議、圓桌會議和人數較多的大會。在方桌會議中,如果只有一位領導,那么他一般坐在這個長方形的短邊的位置,或者是比較靠里的位置。圓桌會議則是為了盡量避免產生主次的排列。無論哪種會議,都是以會議室的門為基準點,在里側的是主賓的位置。
美國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在工作會議中所選擇的座位跟其在公司中的地位、狀態、和上司及同事的關系有緊密關聯。如果你希望通過選擇座位來表現自己的工作態度,那就需要多留心了。
一般來說,上司最喜歡坐在桌子一端,面對著門,坐在這里可以更好地縱覽全局。批評家往往坐在上司對面,專門負責收集同事中的各種反對意見,他們下意識地選擇這個座位來表明他們也能勝任現在上司的工作。嫡系紅人大多數時候會坐在上司右邊,不太顯眼,時刻準備支持上司的觀點,他們既會讓上司覺得沒他們地球就轉不了,也會和大家打成一片。接班人則坐在第一排靠右的位置上,首先孜孜不倦地肯定一切觀點,然后仔細聽上司的觀點,最后提出自己的意見。
開大會時,坐在第一排中間的人是團隊中的潤滑劑,他們可以和同事形成良好互動,也能縱觀全局。不愿意引人注目卻關心實事的實干家,最愛選擇上司斜對面的位置,他們努力使工作正常運轉,但一點兒也不驕傲自大。坐面向窗戶位置的人通常充滿夢想,思維活躍,想法也多,不過容易開小差,無聊時會不由自主看窗外的風景。還有的人老來晚,常常坐在后排,當會議中兩派進行爭論時,他們通常不提出意見,害怕卷入紛爭,寧愿明哲保身,是可有可無的隱形人。
最后說餐桌前的位次,在中式的商務宴席中,座位排序有很多種方式,可以根據當地的風俗和習慣進行調整。中式宴席一般用圓桌,圓桌面對房間門的正中央的位置是主位,主賓一般坐在主人的右手位,副主賓坐在主人的左手位。主位正對面的位置由主人的助理來坐,位居第三位、第四位的客人分別坐在助理的右側和左側。其他出席者依次按照職位高低選擇座位,離主人越遠,職位越低。
分享心得
在開會這種氣氛比較嚴肅的環境中,或者是在酒桌這種相對輕松的氛圍中,女員工往往都愿意跟自己關系比較親近的同事相鄰而坐,這也是人之常情。但在選擇座位時,請一定要先注意職場座次禮儀,如果你與關系要好的女同事資歷相差較大,就要先照顧職場座次禮儀,然后再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和安排座位。能夠兼顧更好,不能兼顧時一定要舍棄自己的喜好,先顧全大局。
上一篇:對抗依賴綜合征,把握朋友不流失
下一篇:職場麗人,改變自己還是改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