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輕視者怎會獲得成功
曾經有這樣一篇文章:
一個留學生需要一份工作,否則課業可能無法進行下去,于是他去應聘某個職位。這個職位需要有一輛車并且要會開車,這個留學生沒有車,更不會開車,但是他為了工作,并沒有回答招聘人員的話,只說他周一就可以上崗,招聘人員錄取了他。錄取的時候是周五,他就在那兩天的時間里,用手里的錢低價買了一輛二手車,并且請了一位教練教他開車,周一的早上,他就開著這輛二手車歪歪扭扭地上路了,并且不久就將這份工作做得風生水起。
的確,只要你有足夠的自信,不斷嘗試,就能挖掘出自己的潛力,就能不斷超越自我,逐漸接近成功。相反,自我輕視者不會獲得成功,很多時候,并不是我們不能做某件事,而是生活沒有把我們逼到那個份上,我們對自己沒有必勝的信心,沒有一定要做到的信念,別人自然也不會給我們這樣的機會。
尼克松是大家極為熟悉的美國前總統,但就是這樣一個大人物,卻因為一個缺乏自信的錯誤而毀掉了自己的政治前程。1972年,尼克松競選連任。由于他在上一任期內政績斐然,所以大多數政治評論家都預測尼克松將以絕對優勢獲得勝利。然而,尼克松本人卻很不自信,他走不出過去失敗的心理陰影,極度擔心再次失敗。在這種潛意識的驅使下,他鬼使神差地做了后悔終生的蠢事。他指派手下人潛入競選對手總部所在的水門飯店,在對手的辦公室里安裝了竊聽器。事發之后,他又連連阻止調查,推卸責任,在選舉勝利后不久便被迫辭職。本來穩操勝券的尼克松,因缺乏自信而導致慘敗。
尼克松本來可以以自己的絕對優勢獲勝,但就是因為他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最終釀成歷史上有名的“水門事件”,不僅斷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還使得自己在史冊上添了一大敗筆。要想獲得別人的肯定,首先,你就要肯定自己。
人生成就大事最大的動力其實就是做自己沒有能力做的事情。這個意思其實很好理解,當你是一個小職員的時候,你想不想升職?你希望升到哪個職位,你做過嗎?你肯定自己能做好嗎?所以每個人都在期望一個自己做不到的職位,但不一定就無法勝任,能力往往都是在某個職位上培養出來的,而不是首先培養出來以后,才能任職。這一點,比爾·蓋茨非常認同,在學生時代,他從來不是用從書本上學來的知識操縱電腦,而是直接在電腦上操作,看看電腦能夠幫助他做什么,然后再和書本上的知識相互印證,這也是一種實踐出真知的做法。
為此,你需要記住兩點:
1.鍥而不舍為成功而努力
大音樂家瓦格納因為對自己的作品有信心,終于征服了世人。達爾文為研究物種的起源在英國一個小園中工作20年,實驗有時成功,有時失敗,但他鍥而不舍,因為他自信已經找到線索,終于取得了劃時代的科研成就。
2.沒有自信,終將默默無聞
幼時父母雙亡的19世紀英國詩人濟慈,一生貧困,備受文藝批評家抨擊,戀愛失敗,身染癆病,26歲即去世。濟慈一生雖然潦倒不堪,卻從來沒有向困難屈服過。他在少年時代讀到斯賓塞的《仙后》之后,就肯定自己要成為詩人。他說:“我想,我死后可以躋身于英國詩人之列。”濟慈一生致力于這個最大的目標,并最終成為永垂不朽的詩人。相信自己能夠成功,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大為增加。如果自己心里認定會失敗,就很難獲得成功。沒有自信,沒有目標,你就會俯仰由人,終將默默無聞。
總的來說,我們培養自信比培養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更加重要。很多時候不是你的價值有多大,你的能力有多高;而是你相信自己的價值有多大,人們認為你的價值有多大,就會把你放在一個怎樣的位置。在擁有能力之前,如果擁有一定的理智和自信,對自己的優勢有更加正面的判斷和認識,就可能得到更多機會,這時候再通過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就會有不平凡的成就。
上一篇:自我救贖,遇見更好的你
下一篇:自欺欺人的努力,永遠與成功絕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