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積極主動、說做就做的魄力
生活中,很多人想成功,但只愿意做很少的努力。而那些成功者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他們即使害怕也會行動,大多數人正是因害怕而沒有作為。因此,你也不要再感嘆時光荏苒了,從現在起,立即行動吧,下一刻也許就是成功!
事實上,扭轉人生的第一步,就在于拋卻一切負面、消極的想法,放眼于現在,著眼于未來,從邁出一小步開始,然后再嘗試邁出大的步子,這樣你將發現許多能使你變得更好的方法。
現代社會,無論是職場還是商場,其競爭度的激烈恰如戰場,每一個渴望成功的人都應該牢牢地記住,執行是最重要的,執行力就是競爭力。成敗的關鍵在于執行。執行力如何,將決定了上司是否重用你,是否給你發展的機會;決定了你是否能在強有力的競爭面前勇敢面對等。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在未發跡前的年輕時代,曾擔任過鐵路公司的電報員。
生活中的人們,你要知道,每一個工作——不論是經營事業、高級推銷工作或在科學、軍事、政府機關工作,都需要腳踏實地的人來執行。主管在聘用重要職位的人才時,都會先考慮下面這些問題,然后才決定是否聘用。這些問題有:“他愿不愿意做?”“他會不會堅持到底把事情做完?”“他能不能獨當一面,自己設法解決困難?”“他是不是有始無終、光說不做的那一種人?”
這些問題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設法了解那個人是不是“說做就做”,也就是有無執行力。再好的新構想也會有缺陷,即使是很普通的計劃,如果確實執行并且繼續發展,都比半途而廢的好計劃要好。因為前者才會貫徹始終,后者卻前功盡棄。
有人說世界上的人分別屬于兩種類型。成功的人都很主動,我們叫他“積極主動的人”;那些庸庸碌碌的普通人都很被動,我們叫他“被動的人”。仔細研究這兩種人的行為,可以找出一個成功原理:積極主動的人都是不斷做事的人,他真的去做,直到完成為止。被動的人都是不做事的人,他會找借口拖延,直到最后他證明這件事“不應該做”“沒有能力去做”或“已經來不及了”為止。
有名中國留學生在快畢業的時候,帶著自己的簡歷四處找工作。這天,他在唐人街買了一份報紙,報紙上刊登了一條招聘信息:澳洲電訊公司正在招人,年薪5萬澳元,這名留學生心動了,并且,他的條件完全符合招聘要求,因此,很快他就在眾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
留學生原以為會馬上簽約,但誰想到,招聘主管居然問了一句:“你有車嗎?你會開車嗎?我們這份工作時常外出,沒有車寸步難行。”這句話把留學生問傻了,因為他既不會開車,也沒有車,但他明白,這名主管提出的要求是很合理的,因為在澳大利亞,公民普遍擁有私家車,無車者寥若晨星。為了爭取這份極具誘惑力的工作,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有!會!”
“4天后,開著你的車來上班。”主管說。
4天?時間也太倉促了,但這名留學生很快想到辦法,他在華人朋友那里借了500澳元,從舊車市場買了一輛外表丑陋的“甲殼蟲”。
第一天他跟華人朋友學簡單的駕駛技術;第二天在朋友屋后的那塊大草坪上模擬練習;第三天歪歪斜斜地開著車上了公路;第四天他居然駕車去公司報到。時至今日,他已是澳洲電訊公司的業務主管。
生活中的很多人遇到留學生這種情況,可能就會自動放棄這份工作機會,因為不會開車。這是一個多么好的理由!可這名留學生則不同,他的這種心態很值得我們學習。
在生活中,可能你也看到不少人一夜成名,但如果你能細究一下,就會發現,他們的成功絕不是偶然的,正如有人所說:“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他們為了實現夢想早已投入無數心血,打好堅固的基礎。相反,也有一些人,他們雄心壯志,誓將要成就一番事業,但終其一生卻碌碌無為、兩手空空。差異產生的原因就在于行動,從身邊的小事開始做起、注重實踐,就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機遇。
每天都有無數人把自己辛苦得來的構想埋葬掉,因為他們不敢執行。過一段時間以后,這些構想又會回來折磨他們。因此,如果你不想讓自己成為這些人中的一員,就從現在開始行動吧!
上一篇:計較得多,擁有的反而更少
下一篇:責任感,是人生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