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歌德《野玫瑰》的曲
舒伯特是奧地利作曲家,是浪漫主義音樂文化的奠基者,被后人評價為“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后一位巨匠。他出生于維也納一個小學校長家庭,14歲創作第一交響曲。
值得稱道的是,雖然舒伯特的一生坎坷、貧困潦倒,但在他大多數作品中都流露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形式多樣,感情真摯,內容豐富,風格鮮明,把歌曲藝術推上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舒伯特才思敏捷,每次創作時,激情催動而起的靈感,就像潮水般傾瀉而出。
那一個夜晚,舒伯特從學校練完鋼琴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路上他聽到了咆哮的風聲,看見了路燈閃爍,這番景象在夜色籠罩下顯得有些格外凄清。
這時,舒伯特路過一家舊貨店,看到了一個跟他學過音樂的小男孩站在寒冷的街頭,他想:夜這么深了,小男孩沒有回家,在干什么呢?于是,他又仔細看了一眼小男孩,發現他的手里拿著一本書和一件舊衣服。
舒伯特立刻明白了,小男孩是想要賣掉這兩樣東西,可是站到現在還沒有賣出去。誰會買一件太破舊的衣服和一本沒什么用的書呢?
舒伯特望著這個小男孩,小男孩正抬起頭,正好與那雙充滿憂郁和無奈的目光相撞,他看見孩子的眼睛里噙滿了淚水,顯得是那么的無奈與困惑。他走到小男孩的身邊,彎腰將自己的衣兜掏了個遍,把所有的錢都掏了出來,他想濟救這個貧窮的小男孩,可惜他并沒有多少錢。
舒伯特是個貧窮的音樂家,他作的曲子賣不了多少錢,只好靠教授音樂謀生。他自己甚至連一件像樣的外衣都沒有,只好和同伴合穿一件,誰外出辦事誰穿。
有時候,舒伯特連買紙的錢都沒有,簡直是窮困極了。他不止一次地說:“如果我有錢買紙,我就可以天天作曲了!”他確實窮得很出名。
舒伯特無可奈何地搖搖頭,把衣兜里僅有的一點錢交給了小男孩,對孩子說:“那本書賣給老師吧!”說完,輕輕地拍拍孩子的肩膀。
孩子看看手中的錢,他知道那本書值不了那么多錢。他又望望舒伯特,一時說不出話來。
舒伯特安慰孩子說:“回家吧!”
孩子立刻轉身跑走了,但他很快又回過頭沖舒伯特喊:“謝謝你,老師!”
舒伯特看著孩子邊跑邊不住地回頭沖自己揮手,一直到孩子的身影消失,他才離開。他邊走邊隨手看著那本舊書。忽然,他看到書中的一首詩,立刻被吸引住了,禁不住站在路燈下仔細讀起來,居然情不自禁地朗誦出聲兒:
少年看見紅玫瑰,
原野上的紅玫瑰,
多么嬌嫩多么美;
急急忙忙跑去看,
心中暗自贊美,
玫瑰,玫瑰,原野上的紅玫瑰。
少年說我擒你回去,
原野上的紅玫瑰。
玫瑰說我刺痛你,
使你永遠不忘記,
我決不能答應你!
玫瑰,玫瑰,原野上的紅玫瑰。
粗暴少年動手擒,
原野上的紅玫瑰。
玫瑰刺痛他的手,
悲傷嘆息美沒有用,
只得認他摧殘去。
玫瑰,玫瑰,原野上的紅玫瑰。
這是歌德的詩《野玫瑰》。不知怎么搞的,驀然之間,寒冷的風和漆黑的夜,都不存在了,連周圍的世界都不存在了,舒伯特的眼前只有那盛開的野玫瑰。他似乎聞到了野玫瑰濃郁的芳香,看到了頑皮孩子的身影……
一段清心而親切的旋律,就這樣從濃重的夜色中,從蒼茫的夜空中,從寒冷的夜風中飄來,在舒伯特的心里泛起如花的漣漪。他的心中充滿芬芳和一天的星光燦爛。
舒伯特加快步伐,向家中走去,走著走著,被這旋律激動囊挾著,禁不住跑回家,立刻拿起筆和五線譜,把這段美妙的旋律寫了下來。這就是一直傳唱至今的歌曲《野玫瑰》。
上一篇:李斯特和他的冒牌學生
下一篇:桓伊即興創作《梅花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