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是人生的老師
沒有教育,就不會有輝煌的未來
中國有句古語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猶太人有著豐厚的智慧資源,而這種資源則是一代又一代猶太人教育的結果。猶太人非常重視教育,視教育為人生的老師。他們教育子女的目的,是為了讓后代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獲得生存和發展,壯大本民族的力量。
猶太人深知,一個民族如果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就會落伍,就會被激烈的競爭所淘汰,經商做買賣如此,從事科技文化事業也如此。被猶太人視為智慧圣經的《塔木德》就多次提道:
“要告訴你的兒女們,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捧讀《塔木德》,因為它能帶給你智慧,它會提升你的人生境界,它能讓你在人群中彰顯才華,讓你的人生充滿激情。”
猶太人相信,教育會提升人的智慧,因此他們始終強調教育,強調對智慧方面的教育,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能夠活得聰明,活得與眾不同。
猶太人相信,沒有教育,就不會有輝煌的未來。因此,他們盡可能教育自己的子女,讓他們能夠在社會生活中立足。據調查,在以猶太人為主的以色列,14歲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讀一本書;以色列只有450萬人,竟然有100萬人擁有圖書館借書證。
與其他民族不同,猶太人的智慧教育獨具特色,從以下幾方面就可見一斑:
1.注重啟發,讓孩子自己找出問題
猶太人不是教給孩子一些結論性的東西,而是啟發孩子自己找出問題的答案。諾貝爾獎獲得者、美籍猶太人赫伯特·布郎說:
“我的祖父常問我,為什么今天與其他日子不同呢?他總是讓我自己提出問題,自己找出理由,然后讓我自己知道為什么。我的整個童年時代,父母都鼓勵我提出疑問,從不教育我依靠信仰去接受一件事物,而是一切都要求之于理。我以為,這一點正是猶太人的教育比其他民族略勝一籌的地方。”
2.不墨守成規,勇于打破定式
猶太人崇尚創新,認為沒有創新的學習只能是一種模仿。學習應該以思考為基礎,所以要教育孩子敢于懷疑,隨時發問。
猶太人把僅有知識而沒有才能的人比喻為“背著很多書本的驢子”。他們認為,懷疑是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知道越多,就越會產生懷疑,而問題也就隨之增加。所以,許多猶太家庭在孩子放學之后的第一句話就是:“你今天向老師提問題了嗎?”正是這樣的教育,才結出了猶太人智慧的碩果。
3.掌握方法,不是單純的知識灌輸
中國有句古話說:“授人一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生受益。”猶太人在對孩子的智慧教育中,嚴格地遵循了這一思想,所以與那些強調死記硬背的民族不同。猶太人教育孩子時,一定要讓孩子掌握學習的方法,而不是單純背誦書本中結論性的東西。
他們會根據學習的內容教會孩子如何確定目標,如何收集所要的學習資料,然后根據目標在找尋的過程中做到以點帶面,由學習中的一個點開始,涉獵相關知識,從而收到由點及面、廣采博收的功效。
4.借他山之石“攻玉”
猶太人教育孩子一定要聰明地讀書,認為如果已經有人對某本書有了充分的了解,就應該請別人告訴自己該書的結論和核心內容,而不必再花時間去讀。正是對這一點有著獨特的領悟,所以猶太人特別善于“借”智慧。如果說猶太人能夠成功的話,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們對這一點有獨到的見解。
上一篇:每一處空間都可以生出金子來
下一篇:沒有目標一定不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