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情境,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
寶媽:我家孩子不懂禮貌,不懂得尊重別人,讓別人幫忙的時候也不會說“請,謝謝”,都是“喂,給我干點什么”,就好像別人幫他做事情都是理所應當的,這該怎么辦呢?
這種孩子性格比較剛烈的,他們喜歡命令別人,脾氣急躁,這樣的孩子通常有領導能力,但是他們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卻很難得到別人的認可,會不受同伴的歡迎,會處于一個比較孤立的境地,這往往對于孩子的人際交往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家長們應該培養孩子尊重別人的意識,讓他們懂文明,講禮貌,才能更好地和別人相處。家長們可以采用創造情境的辦法,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
凱凱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這個時候他突然覺得口渴,就大喊了一句:“我渴了,我要喝果汁。”
媽媽:“我正在洗碗呢,你自己去拿一點喝好不好?”
凱凱:“我渴了,現在就要喝?!?/p>
媽媽:“你這孩子怎么這么不聽話呢?真是給你慣壞了?!眿寢岆m然嘴上這么說著,還是放下手里的活去給凱凱倒了一杯果汁,她拿著果汁走到凱凱的面前,對凱凱說:“給你果汁,快喝吧。”
由于媽媽站的位置剛好擋住了電視畫面,凱凱不耐煩地說:“媽媽,你快躲開,你擋住我看電視了?!眿寢屩缓冒压诺讲鑾咨希f了句:“你趕快喝,喝完自己把杯子洗了?!闭f完就去廚房干活了。
凱凱并沒有理會媽媽的話,喝完果汁直接將杯子放在了茶幾上,并且大喊道:“我喝完了,你把杯子洗了吧?!?/p>
媽媽:“不是讓你自己洗嗎?”
凱凱:“我還要看電視呢,你洗了吧?!?/p>
媽媽抱怨道:“你這個孩子,真是氣人?!?/p>
凱凱:“你不要啰唆了,快去洗吧,我都聽不清電視中說的是什么了?!?/p>
這就是凱凱。因為爸爸長期在外地工作,媽媽一個人帶著凱凱,對凱凱嬌慣有加,讓凱凱養成了不懂禮貌的壞習慣,再加上凱凱的性格倔強,雖然媽媽很想幫凱凱改掉這個毛病,可是試了很多方法都沒有用。
一天,爸爸從外地回來,爸爸剛到家,凱凱就大聲喊:“你給我帶禮物了嗎?”并且就要翻爸爸的行李箱。爸爸看到凱凱的這樣,剛想要發火,但是想到凱凱現在已經上幼兒園了,正是處于叛逆期,采用強硬的手段肯定是不好使的,就選擇了另外一種方式。
爸爸:“什么禮物啊,給誰的禮物啊?”
凱凱:“我的,我的?!?/p>
爸爸:“為什么要給你帶禮物???”
凱凱:“因為你是我的爸爸啊?!?/p>
爸爸:“我是你的爸爸啊,我進門都這么長時間了,也沒聽到你叫爸爸啊?!?/p>
凱凱聽到之后就大聲喊了一句“爸爸”。接著說:“這下你可以給我禮物了吧,快把禮物給我吧?!?/p>
爸爸:“我為什么要給你禮物呢?我坐了一路車很辛苦,我還沒有坐下呢?!?/p>
凱凱:“爸爸,你快坐下?!?/p>
爸爸:“我口很渴啊?!?/p>
凱凱:“我去給你倒杯水?!闭f著就給爸爸倒了一杯水。
凱凱焦急地說:“現在可以給我禮物了嗎?”
爸爸:“還是不能給你?!?/p>
凱凱失望地說:“為什么還不能給我???”
爸爸:“我還沒有給媽媽呢,媽媽每天照顧你那么辛苦,我要先給媽媽禮物?!?/p>
媽媽接過禮物之后,非常高興地對爸爸說:“謝謝老公?!?/p>
給完媽媽禮物之后,爸爸這時才掏出給凱凱的禮物,是一款新型的玩具車,凱凱看到了非常喜歡,就著急地說:“快給我,快給我?!?/p>
這時爸爸卻將玩具車放到了背后,接著說:“你怎么又這樣了,我剛才說什么了?”
凱凱想起了剛才爸爸的教訓,就輕聲地說:“爸爸,請把玩具給我吧?!?/p>
聽到凱凱這么說,爸爸把玩具車給了凱凱,凱凱拿到玩具車非常高興,拿起來就去玩了。這個時候爸爸說:“凱凱,你是不是忘了什么啊?”
凱凱:“我忘了什么啊,什么都沒有忘啊?!?/p>
爸爸說:“你再好好想想,想不出來的話玩具車我就要沒收了。”
凱凱想了想,還是搖搖頭。這個時候,爸爸說:“媽媽剛才是怎么做的?”
凱凱恍然大悟,放下玩具車,恭恭敬敬地爸爸說了一句:“謝謝爸爸。”
爸爸高興地說:“很好,快去玩吧?!?/p>
專家解讀:
孩子不懂禮貌,除了性格的原因,和家庭教育也是有很大關系的。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因為凱凱的爸爸長期在外地工作,媽媽一個人帶凱凱,對他也是百般的寵愛,最后讓孩子養成了不懂禮貌的習慣。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媽媽嘴上總是抱怨孩子不懂事,可是她并沒有對凱凱做出任何批評,也沒有拒絕凱凱的要求。這樣的教育方式很難起到作用。
反觀凱凱的爸爸,沒有像凱凱媽媽那樣嬌慣孩子,直接將禮物給他。而是變換了一種方式,他抓住了孩子非常想要玩具的心理,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情境對孩子進行教育,教會了凱凱禮貌用語。所以,家長在面對不懂禮貌的孩子的時候,可以向凱凱的爸爸學習。
尊重他人是最起碼的禮貌,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也得不到他人的尊重,而且不懂得尊重人,就不會受到他人的喜愛,很難在社會上立足的。
孩子不懂禮貌,不尊重人,除了家長的性格和家長的溺愛之外,家長錯誤地示范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因此,家長應該給孩子做一個良好的示范。經常性把“請、謝謝、不客氣”等這些話掛在嘴邊,讓孩子時時刻刻處于一個禮貌的環境當中。就比如,孩子幫你做了某件事情的時候,你要對他說“謝謝”,當你讓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也要對孩子說“寶寶,幫媽媽做一件事情好不好”,而不要采取直接命令的方式。這些雖然是很小的細節,但是對孩子的影響卻是非常大的。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如果孩子十分倔強,以上兩種方式都不奏效的話,家長們還可以創造一個情境,讓孩子體驗不被尊重的感覺。反其道行之,孩子就能夠體會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給家長的話
不尊重人、不講禮貌是非常不好的習慣,家長們應該重視起來。出現這一問題,需要家長們及時去糾正,去引導,要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孩子。
上一篇:內向型的孩子
下一篇:創造機會,“幫”孩子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