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的生活習慣會造成精神緊張和壓力
你是否感到壓力重重?你是否有這樣一些習慣呢:早上若是感覺不怎么餓,就干脆不吃早餐,也省去了麻煩,即便吃早餐,也是去小攤買點油炸食品;中午休息時間太短了,直接到快餐店來份午餐,匆匆解決掉;晚上幾個哥們兒、姐們兒一起海吹喝酒聊天吃火鍋,玩得不亦樂乎;直到深夜了,還會在街上吃點夜宵再回家……
現代社會,不管是工作、生活,都給人們帶來無形的壓力,使人們總感覺疲憊不堪、煩躁不安,或是焦慮,這對身體健康十分不好。或許你會問,到底是什么讓自己的壓力怎么也減少不了呢?實際上,有些壓力來自于你自己的一些生活習慣,即如以上這樣的生活習慣。
強大的壓力還會導致人們的身體進入亞健康狀態。可能有人還在疑惑,亞健康到底是什么?用比較通俗一點的話說,就是你已經接近生病了,雖然從表面上還看不出什么具體的癥狀,自己也沒有明確地感覺到身體上有不舒適的狀態,但是,也許就在你轉頭的那一剎那,疾病就出現了。當真正的疾病來臨時,你可能還在迷惑之中:身體不是好好的嗎,怎么說病就病了呢?其實,這是因為你沒有及時地認識到自己的身體已經處在了亞健康的邊緣。
夢潔剛剛大學畢業,在家人朋友的幫助下找了一份不錯的工作,每個月薪水不少,唯一不足的就是太忙了,忙得都沒有睡覺的時間。所以,早上為了能賴那么十幾分鐘的床,她索性省去了早餐。有時候,聞著隔壁小吃店的美味,她也會忍不住買點東西吃。但是,她從來不喝牛奶吃面包之類的,她覺得那樣的飲食搭配顯得寡然無味,還不如吃點油炸食品。
中午的時候,當別的同事都出去吃飯了,夢潔還在公司忙碌著,經常都是喊外賣,吃著快餐店的飯菜,她都分辨不出是什么味道,只要能吃飽就好了,這樣下午才有力氣工作。在她看來,中午這頓不用花多少心思,因為白天大家都忙,還不如留著肚子晚上吃個痛快。傍晚,夢潔結束了一天的工作,便約上幾個好朋友去酒吧玩,喝酒唱歌跳舞,借此把白天工作所帶來的那種負荷擺脫得一干二凈。大家通常都會玩到很晚才散伙,因為在酒吧只顧著喝酒,這時候她才發覺餓了,于是又去吃路邊的燒烤,或者回家煮包泡面。
她從來沒有覺得自己的飲食有什么問題,直到最近覺得身體不太對勁。在醫院,當醫生把“亞健康”這樣的字眼拋給夢潔時,她有些不相信,自己才剛剛大學畢業,正值青春年華,怎么會處于亞健康狀態?醫生笑著說:“就是你們這個年齡,自認為太年輕了身體很好,不珍惜身體,不注意飲食,所以,你們要特別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否則很容易引發身體疾病。”夢潔拿著醫師開的營養飲食清單,心里卻在想,自己還真舍不得那深夜的美味燒烤呢!可是,另一面又是身體的健康問題。她陷入了糾結。
也許,我們身上都有夢潔的影子,不講究早餐午餐的營養,卻貪戀深夜的美味燒烤。但是,如果不良的飲食習慣和身體健康擺在面前,自己又會作出什么樣的選擇呢?雖然受到了醫生的警告,但有的人還是“不見棺材不掉淚”,任性地折騰自己的身體,直到躺在了醫院,才發現事情的嚴重性。其實,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應該作出正確的選擇,舍棄不良的生活習慣,擺脫亞健康的影子,恢復自己的身體健康。當你身體處于一個健康的狀態時,心情自然會好起來,這樣,也會使壓力得到緩解,工作起來也更有干勁,你會發現生活原來是那么美好!
美國《赫芬頓郵報》曾總結了10種會誘發壓力的不良生活習慣,各位不妨自我檢測一下:
(1)沉湎于數字媒體。這種行為會導致自己產生孤獨感、工作倦怠感。
(2)壓抑情緒的宣泄。壓抑情緒會讓壓力內生化,乃至對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對造成壓力的事件,采用積極的方法應對,就能增強對它的掌控能力。
(3)久坐不動。研究表明,缺乏運動會給人的生理和心理帶來挫敗感,鍛煉能很好地克制焦慮情緒。
(4)為金錢不顧興趣愛好。有大量的心理學研究表明,財富會引發壓力效應,破壞幸福感。很多人相信錢可以使自己感到幸福,但事實上,除了那些極度貧困的人,錢并不一定能買來幸福。
(5)追求完美。普通人不要刻意去追求完美,力爭把事情做好即可。培養感恩之心有助于完美主義者適度降低他們的預期水平,從而減輕承壓水平。
(6)對一切事情過度分析。反復思考只會增添更多的焦慮情緒,對女性來說更是如此。
(7)購物成癮。物質至上主義者會增強壓力的不良效應。
(8)介入別人的壓力。大腦很敏感,當人們接近別人的壓力圈時,就會向大腦發出感到擔心的信號,讓人容易做出承受壓力的效仿行為。
(9)認為壓力所引起的睡眠障礙不重要。短暫的壓力并不會影響睡眠,但是,若不重視這種現象,進而導致長期缺乏睡眠,會讓人更難處理壓力。
(10)過分注意自己的財務狀況。為了達到收支平衡而努力奮斗不僅會引發焦慮感,還會影響到認知能力。
減壓啟示
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會給我們帶來無形的精神壓力,在不知不覺間占據內心,趕走快樂,使我們變得更加焦躁和不安。如果你感到一些無形的壓力,那么先來自我檢測一下,你是否存在這些不良的習慣呢?如果存在,那就想辦法改掉這些不良習慣吧!
上一篇:不斷練習和反復強化,養成這些好習慣
下一篇:不要讓付出成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