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掙脫束縛,才能展翅飛翔
一個人要敢于掙脫束縛,讓自己的思維和行動澎湃起來,這樣才能有效地成就自我。在生活中,我們一貫主張“謹慎做事”,這本來是一個很重要的做事準則。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優點和缺點會相互轉化。
做事謹慎是好事,但是,如果一個人做事過于謹小慎微,就會使自己的膽子越來越小,眼睜睜地看著機會從眼皮底下大搖大擺地溜走。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掙脫內心的束縛,換句話說,就是做事時要有一股闖勁,不能畏首畏尾,讓自己的思維和行動都澎湃起來,這樣才能成大事。
唯有掙脫束縛,才能展翅飛翔。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模糊自己真實的內心,習慣于自我設限,產生一種挫敗感,導致最后我們還沒有翱翔于藍天就落地了。如果我們習慣了自我設限,那么,我們的心就會失去向上生長的動力,只能在被束縛的范圍里掙扎,茫然無助。所以,不管我們遭遇了什么樣的環境,都不要隨意地否定自己,而是學會掙脫束縛自己的東西,開拓自己的思維和行動,我們應該明白,否定自己就意味著扼殺自己的潛力和欲望。
敢于冒險,立即開始,也許時間長了,你會發現成功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困難。正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每個人都聽說過這句話,但不少人卻是等機會溜走以后才恍然大悟。其實,上天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主要在于我們是不是一個敢于冒險的人,如果你在機遇面前,總是猶猶豫豫,不敢冒險,那我們只能淪為失敗者。所謂的成功者無一不是捕捉機遇、創造機遇的高手,而且他們習慣在風險中獵獲機遇。
作為創業者如果沒有冒險精神,就不可能成就一番事業。這句話在每一個西點人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驗證,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經常因為缺乏冒險精神最終一事無成。在我們身邊,為什么有的人一生轟轟烈烈,而有的人一生卻平平淡淡?為什么有的人事業有成,有的人卻碌碌無為?
或許,有人會說,那些所謂的成功者有能力,運氣好。其實,敢于冒險是他們有別于別人的重要一點。
香港首富李嘉誠,憑著敢于冒險、進取不息的精神,獲得了雄厚的資產。
20世紀40年代,那時的李嘉誠還只是一家塑膠公司的推銷員。但是他并沒有滿足于做普通的推銷員,為了變得更出色,他每天都背著一個裝有很多樣品的大包,走街串巷,不辭勞苦,每天工作長達16個小時,把銷售產品當成自己的事業。由于他頭腦靈活,喜歡交朋友,漸漸地成為公司最優秀的推銷員。兩年之后,李嘉誠統管產品銷售,被提拔為業務經理,后來晉升為總經理,全權負責日常事務。
但是,這樣的成功并不能滿足李嘉誠想干大事業的野心。到了20世紀50年代,他籌資創辦了一家屬于自己的塑膠廠。他的塑膠廠克服了廠房破舊不堪、壓塑設備極為落后的困難,在一番奮力拼搏下,這家一開始經營不良的塑膠廠竟然擺脫了困境,躋身為世界塑膠業的行列,以出口量世界第一的業績成為行業的老大。
現代社會激烈的生存競爭,激發了人們的拼搏精神,也給他們提供了大量機會。在成功者眼里,幾乎可以說“遍地黃金”,他們現有的富裕生活并未使他們過上自己所期待的輕閑生活,競爭的壓力使他們步履匆匆。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拼命工作,即便在巨大的壓力面前,他們也能夠表現得從容不迫,敢于冒險,有膽識,善于抓住每個可以成功的機會。
縱觀古今中外,許多成功人士都是從小事業做起,甚至有許多企業家完全是靠擺地攤起家的。曾經,他們與我們一樣普通,不過,他們懷揣著夢想,而且沒有像大多數人一樣畏首畏尾,思前想后。就算對自己所堅持的事情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冒險,正因為敢于冒險,才使他們打開了成功的大門。
千萬不要把冒險當作一種游戲。有的人具備冒險精神,但他所謂的冒險就是說一些平時不說的話,做一些平時不敢做的事情。他們以為冒險就是這樣,至于冒險帶來的結果,他們是無從考慮的,他們只重視冒險本身帶來的刺激感。
在冒險拼搏的過程中,我們要善于保持自我,而不是在冒險中迷失自我。冒險,就好像臺風或海嘯一樣,它們伴隨著風險一起到來,有的人一旦進入冒險的旅程就什么都忘記了,他們甚至會忘記自己冒險的最終目標是什么。在冒險拼搏的過程中,我們始終要堅持自己的目標,不隨意更改自己的意見,不隨波逐流,這樣我們才能在拼搏的過程中有所收獲。
其實,真正的冒險是具備一定根基的,它不是海市蜃樓,更不是隨心所欲,而是建立在具體、行之有效的方案。比如,有的人在選擇投資一個項目的時候,他會事先分析這個項目帶來的弊端和益處,然后分析這兩個不同的影響,最后在利大于弊的情況下,他們會選擇放手一搏,這樣一來,他們贏的機會就比較大。相反,在沒有任何方案和計劃的情況下,還是選擇賭一把,那這樣的賭博則顯得有些愚蠢了。
絕對保持自我,冒險但不迷失自我。在冒險的過程中,我們還會遭遇這樣或那樣的情況,都是不可預料的,有可能是挫折,有可能是誘惑,等等。但不管環境如何變化,只要我們決策的大方向是正確的,那我們就要堅持下去,而不是在猶豫中迷失自己,最終錯過良機。
摩根是一位喜歡冒險的人,大家都以為他不僅是在冒險,而且幾乎是孤注一擲,如果投資失敗,那他將會損失慘重。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推敲其行為背后的思想,就會發現摩根其實是有著自己的頭腦的。他不是在蠻干,而是在有一定的把握之后才選擇冒險,這樣一來,他的勝算就會多幾分。因此,并不能以偏概全地表示摩根的成功應該歸結于運氣,更多的時候,他所依靠的是智慧。
冒險在許多人看來,就是“做一些自己平時不敢去做的事情”,或者“跟著別人去做一些大膽的事情”。事實上不是,西點告訴我們:冒險更需要智慧。
啟示
冒險更需要具備的是高度的頭腦,因為冒險不是蠻干。所謂的冒險,是建立在一個初步完善的計劃之上,至少我們頭腦里有一個輪廓,這樣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才有具體明確的方向,否則,我們就像一只無頭蒼蠅,雖然拿出了勇氣,卻做了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
上一篇:只要行動,沒什么來不及
下一篇:在小事上認真,做大事才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