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住問題的關鍵
漢宣帝時,京都長安的偷盜現象十分頻繁,社會秩序比較混亂,自打趙廣漢被殺以后,京兆尹就換了好多人,后來漢宣帝就調政績突出的潁川太守黃霸為京兆尹。
但是黃霸上任不久,就因為不能勝任這項工作,被免去京兆尹,仍回潁川任潁川太守。如此一來,京都社會秩序變得更加混亂,長安市偷盜事件頻繁發生,各行各業的商人對此十分頭痛。
這時皇上頒布了一個詔令:任膠東相張敞做京兆尹。并把他召進了宮。張敞進宮后,皇上問及張敞有沒有辦法制止這種偷盜現象,張敞認為能夠制止。
張敞上任以后,就拜訪詢問長安城中父老,得知幾個小偷首領外出時常有童奴跟從,在家時表現都很溫和厚道,左右鄰居都認為他們是忠厚長者。
張敞把他們招來加以責問,首先把他們以前的罪過赦免了,讓他們根據自己所熟悉的情況把所有的偷盜者都招來以便將功贖罪。偷盜首領說:“現今要一下子把他們召進官府,恐怕有些困難。不過,我會盡力去辦好的。”
張敞就把偷盜首領封為官吏,讓他們回家休息。回到家以后,偷盜首領馬上擺出了酒席,小偷們都來慶賀。趁大家喝得暈乎的時候,偷盜首領就在小偷們的衣服上涂上紅顏色。
官吏坐在間巷口檢查過往行人,凡衣服染上紅顏色的都捆綁起來,一天之內就抓獲了幾百人。接著,張敞就審查小偷們的偷盜行為,有的一人就作案一百多起。
審查完畢,都依法進行了處罰。從此以后,長安市再也沒有發生過偷盜案件,即使更鼓不敲也是如此。皇上對張敞的政績非常滿意。
有時從大的方面著手,并不一定能夠將問題解決。相反,找準一個突破口,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還有一個這樣的故事,是說唐代著名詩人王維在少年的時候就非常的聰慧,而且富有正義感,好打抱不平。一天,他聽見鄰居劉老爹在瓜田嚎哭,原來他的好多西瓜被人偷掉了。
王維聽見哭聲下田—看,瓜幾乎被洗劫一空,只見瓜藤不見瓜,他氣憤地說:“偷這么多瓜,準是偷著去販賣了,我陪老爹到市集里走一趟,好嗎?”
兩人—同來到市集,看見有個高個子男人在賣西瓜,劉老爹一眼就認出這是自己種的瓜,就大聲喊道:“捉賊!”
賣瓜的高個子男人氣勢洶洶地說:“憑什么說這瓜是你家的?”
劉老爹說:“我自己種的瓜,難道我還認不出嗎?”
王維喝令高個子男人去見官,高個子男人說:“你說我偷瓜。有什么證據?”
王維一聽,忽然靈機一功,叫老爹看住瓜,請圍觀的群眾協助老爹看住偷瓜的賊,自己氣吁吁地跑回老爹的瓜田,取來—大把瓜蒂,便往回走。
大家都幫著用瓜蒂去對西瓜的底部,果真一一對上,證明西瓜確實是劉老爹的。結果,縣官判決偷瓜賊賠償劉老爹的西瓜,還狠狠責打偷瓜賊40大板。
不管賊人的手段有多么的高明,總會留下蛛絲馬跡,只要我們思路正確,把握關鍵,任何賊人都是無法逃脫的。
上一篇:把握住成功的時機
下一篇:把握現在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