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自控力的人更強大
孩子的自控力比較差,越是年紀小的孩子,越是喜歡隨心所欲,這倒不是因為他們故意與別人作對,而是因為他們沒有自控的意識。當然,對于已經進入學齡階段,開始在學校里接受系統教育、進行系統學習的孩子而言,是必須有自控力的。通常情況下,自控能力越強的孩子,越是能夠專心致志、集中精力聽講。反之,自控能力越差的孩子,也就越是容易精力分散、心神渙散,在課堂上一不小心就會開小差,不知道把心思放到哪里去了。
對于同一件事情,如完成作業,孩子是否專心致志,是否具有自控力,會導致結果截然不同。為此孩子一定要時刻管理好自己,控制好自己,如此,才能在學習的道路上更加快速地成長和前行。如果總是任由自己精力分散,導致內心倉皇,那么學習的效果就會一落千丈。當然,自控力并非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后天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例如在課堂上,有的學生擁有自控力,能夠控制好自己,為此在學習上的表現就會很好。而有的學生缺乏自控力,不能控制好自己,在學習上的表現就會很糟糕,在成長過程中也會非常被動。有很多孩子因為擾亂課堂秩序被老師批評,就是因為他們缺乏自控力,不知道如何控制好自己。
老師除了要提前備課,保證在課堂上連貫地把知識呈現給孩子之外,還要分散出一部分時間和精力來管教孩子們。然而,有的孩子心神一旦散開,真的是只靠著老師的管教就能把心收回來的嗎?當然不是。由此可見,孩子要想真正提升課堂聽講的質量,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自控力,做到自己管教自己。這樣,一來可以保證自己的聽課效果,二來可以避免打擾別人。
某天上課的時候,佳佳又違反了課堂秩序。這已經不是佳佳第一次違反課堂秩序了,可以說,佳佳是全班同學里違反課堂秩序最多的人。有的時候,佳佳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了,她總是不知不覺就和同學講話。為此,老師狠狠地批評佳佳:“你不但自己不聽課,還影響其他同學聽課!”對此,佳佳覺得很委屈,因為她的本意不是打擾其他同學,她只是想說話的時候找不到合適的對象而已。
后來,老師把佳佳爸爸叫到學校里,針對佳佳的課堂表現情況,老師也請爸爸在家里的時候配合,延長佳佳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或者至少要保證佳佳在不想聽講的時候不會影響其他同學。爸爸知道這個任務很艱巨,但是沒辦法,誰讓他是佳佳的爸爸呢,為此他只好硬著頭皮保證完成任務。
佳佳為何會在不知不覺間就失去自控力,擾亂課堂秩序呢?因為她已經形成了注意力分散的壞習慣。要想提升自控力,要想讓自己在任何情況下都堅持集中精神,把該做的事情做好,我們就要嘗試很多的辦法,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可行之道。
首先,要給自己設置禁令。例如放學到家之后,不完成作業就不能喝奶、吃點心;課堂上聽講,如果不能堅持45分鐘,就必須要多做兩頁課外作業;晚上睡覺之前堅決不看手機,如果看了手機,就要主動上交,被沒收一個星期。這樣的明令禁止不但要說給自己聽,也要說給身邊的人聽,這樣身邊的人才會對我們起到監督的作用,并督促我們排除萬難完成任務。其次,如今有很多的計時工具都是非常有趣的,要合理利用起來,為了逼著自己必須集中所有的精神做好該做的事情,我們要給自己規定完成任務的具體時間。例如,規定只有半個小時的時間完成作文,否則就要取消去游樂場的計劃。原本,半個小時完成作文非常困難,但是,若真的限定了時間,就像語文考試中也要完成作文一樣,孩子們還是可以爭取在半個小時的時間內不打草稿,只列舉大綱,然后完成作文的。再次,對于缺乏自制力的孩子,既要制訂懲罰措施,也要制訂獎勵措施。只有獎懲分明,在自控力強的時候馬上給予獎勵,在自控力差的時候馬上表示批評,才會讓孩子意識到根據不同的表現會有不同的對待,他們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對待,就要堅持做到最好,管理好自己。最后,很多孩子之所以沒有自控力,是因為他們在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已經習慣了被別人束縛和禁錮。心理學家曾經經過研究證實,一個人越是常常接受外界的控制力,他的自控力就會越差。反之,一個人如果經常進行自我管理,那么他就會把自己管理得越來越好。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他有意識地每次都延長自控的時間,為此也就可以更好地自我控制。總而言之,自控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要在后天練習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慢慢來,沒有誰從出生就擅長自控,人生的成長總是要一步一步進行,人生的未來也需要我們用心去創造和經營。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學會自控,而不要總是奢求得到別人的管教,更不要寄希望于始終都能得到別人的提醒。有自控力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生強者,孩子,如果你們想要變得更加強大和不可戰勝,那就要激發自身的自控力,讓自己全力以赴,做到更好!
上一篇:成熟的人要勇于抵御誘惑
下一篇:放下浮躁,提升自己的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