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遭遇失業怎么辦
現代社會,生存壓力最大的是哪些人?也許有人說是年輕人,因為年輕人一窮二白,人生沒有基礎,工作沒有經驗,看起來似乎舉步維艱。然而,年輕人也有獨特的優勢,那就是還沒有成家,因而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甚至在必要的時候還能得到父母的接濟;因為經濟能力不夠,所以沒有房貸、車貸等,也沒有孩子,人生沒有背負“三座大山”。實際上對于年輕人而言,最重要的是拼搏,是爭取人生中無限的可能性。和年輕人相比,中年人可就活得沒有這么輕松了。
提起中年人,人們馬上就會想到“上有老、下有小”這個狀態。的確如此,中年人就是處于這樣一個幸福而又辛苦的狀態。當人到中年,父母已經老邁,孩子還正需要撫養,為此未免感到肩膀上挑著沉甸甸的擔子。尤其是很多在大城市生活的中年人,多年打拼終于買了房子,但又背負著沉重的房貸。為此,人都說中年人身上壓著三座大山,那就是房、車與孩。在年輕人看來,這是生存的基礎,是甜蜜的負擔。只有真正身處其中的中年人才知道,每天一睜眼就欠著銀行幾百元的滋味有多么煎熬。
中年人與中年人溝通的時候,最常見的話題就是生活的壓力。曾經在網絡上一個在深圳打拼的中年人自曝被公司辭退,而他每個月需要還兩萬多元的月供,還需要贍養老人,撫育孩子。為此,突然失業的他感到內心焦慮,幾乎一夜白頭,只盼著馬上找到工作。否則,哪里來的一天幾百元去供著房子、養著孩子呢?不得不說,中年人是禁不起失業的,尤其是大城市里生活壓力巨大、缺少積蓄的中年人。也許你會說,實在不堪重負,不如賣掉房子,還清貸款,這樣還可以用剩下的幾百萬回到家鄉過著愜意的生活。然而,在壓力山大的情況下這樣想一想還可以,卻不要當真。因為已經習慣了在城市打拼和生活的中年人,根本不甘心回到家鄉。
不可否認的一點是,人到中年,抵御風險的能力越來越差,而身上的責任和擔子卻越來越多。所以說,人到中年失業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甚至對于整個家庭的生活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古人云,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一個人從一無所有通過奮斗擁有的越來越多,與一個人已經擁有了很多卻瞬間失去的感覺相比,是截然不同的。此外,很多的中年人在公司工作了很長時間,根本不能接受自己突然失去工作。他們已經熟悉和適應了公司的體系,一旦離開公司另找工作,他們必然要面臨煎熬,也倍感艱難。尤其是當其他公司的薪資遠遠不如以前的時候,對于中年人而言更加難以接受。為此,很多中年人都感到內心惶恐,生怕自己不知道哪一天就會被別人取代,成為求職市場上的大叔。
實際上,中年人要想擺脫失業的困境,就要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所謂核心競爭力,就是一個人區別于他人的、不可替代的獨特技能和能力。有了核心競爭力的人,從事的工作不再具有隨時可替代性,因而自然在公司里的地位更加穩固。退一步而言,就是真的慘遭事業的厄運,也能夠很快找到其他的工作,無須為工作的事情而發愁。當然,凡事皆有例外,就算真的成了失業的中年人,我們也要擺正心態,要知道人生總是有各種不同的境遇,而每個人唯有拼盡全力去爭取,并學會順勢而為去接受,才能真正地完善自己的內心,成就自己。這樣的自我,是人人都應該堅持的。
作為中年人,我們一定要記住,在當今時代已經沒有所謂的金飯碗、鐵飯碗,也沒有旱澇保收的工作。很多時候,主宰我們的不是命運,而是我們自己。只有不斷地努力提升和完善自己,我們才能更加積極主動地面對未來,也才能從容不迫地活出自己的精彩。真正強大的人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做精,從找工作變成被工作找,這樣的職業生涯才會精彩無限。當然,大多數人注定平凡,那也依然可以把小事情做好,讓自己成為一顆無可替代的螺絲釘,這樣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地進取,持續地進步。
上一篇:世事多變,心態要保持平衡穩定
下一篇:為愛前行,幸福終身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