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
三國時期,東吳的大都督周瑜有勇有謀,他對自己的才能頗為自負。蜀國的軍師諸葛亮運籌帷幄,指揮若定,顯示出非凡的軍事才能,為此周瑜暗暗嫉妒。
在蜀國與吳國商定聯(lián)手抗曹之際,周瑜見到諸葛亮,便有意為難他,想借機除掉自己的心頭之患。一天,周瑜故意請諸葛亮一起商量軍事。周瑜問:“和曹軍在水上交戰(zhàn),什么武器最好?”諸葛亮答道:“當(dāng)然是弓箭。”周瑜趁機說:“如今軍中缺箭,想請先生十天內(nèi)監(jiān)造十萬支箭。”
諸葛亮痛快地接受了任務(wù),還說:“我只用三天便可以交箭。”周瑜想:“三天內(nèi)造出十萬支箭絕對不可能。如果諸葛亮完不成任務(wù),我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殺了他。”于是當(dāng)即讓諸葛亮立下軍令狀。周瑜又暗中吩咐軍匠拖延時間,不給諸葛亮提供造箭的材料。
一連兩天過去了,諸葛亮不慌不忙,造出的箭寥寥無幾。周瑜暗自高興,想著這次諸葛亮必死無疑。
其實諸葛亮早已有了打算。他暗地里借來二十只快船,每只船配備三十名士兵,船上用青布帳幕遮蓋,再在船的四周立上一千多個草人。到了第三天凌晨時,只見江面上籠罩著濃霧,幾乎看不清對面的人。諸葛亮便命士兵將草船偷偷駛近曹軍水營,然后讓所有的船都頭朝西,尾朝東,一字擺開。接著,他又讓士兵們擂鼓吶喊。
曹操聽到鼓聲,大驚失色,以為敵軍趁霧偷襲,急忙命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剎那間,箭如雨發(fā)。等云開霧散太陽升起時,二十只草船上都插滿了箭,數(shù)目不止十萬支。諸葛亮讓士兵們高喊著“謝曹丞相贈箭”便迅速撤離。曹操這才明白中了諸葛亮“草船借箭”之計。
原來諸葛亮通曉天文氣象,早就算準第三天會有大霧,所以才敢和周瑜立下生死軍令狀。知道事情經(jīng)過后,周瑜慨然長嘆:“諸葛亮計謀高明,我不如他呀。”
上一篇:茅以升的“神筆”
下一篇:蔣干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