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內心的矛盾消失了,與他人的矛盾也就消失了
一旦你能夠看到自己的投射,缺點改與不改在其次,重要的是你從自己的煩惱中走了出來。你可以幽默地講,我原來就這么老土,吃飯老吧唧嘴,一點兒都不紳士。紳士不紳士其實不重要,自己不跟自己過不去才重要,自己能夠欣賞自己的缺點才重要。一旦你了解自己并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也就容易允許周圍的人不完美。放下對完美的挑剔,你能夠欣賞自己,也能夠欣賞所有人,生活就變得美好。你也可以選擇糾正自己的缺點,糾正的過程中練習讓自己更有耐心,人都是從自己身上鍛煉出來的。一旦你選擇糾正自己的某項行為,就會發現還真不容易,耐心就是這樣練出來的,并且你再也不會要求別人立即、馬上改掉某種習慣和缺點。
真的,一旦你看到了自己內心的分裂,也就基本不會與人發生爭執,與別人的矛盾就消失了。即便爭執了,你能意識到,有時候我們只是被投射,也會逐漸從矛盾中走出來。無論哪一方醒悟,都能夠結束矛盾,避免發生摩擦。但如果你意識不到,不能從中走出來,就總會遇到因矛盾發生摩擦的狀況,這樣的事情會反復在你生命里出現。不是你的命不好、倒霉才遇到這樣的事情,也不是誰在懲罰你,這些都是你生命中的天使,讓你發現自己的問題,從而改正過來。了悟了這些,你會對這些人由衷地表示深深的感謝。
有了這些體會,現在面對任何矛盾,心中沒有了任何不平。有機會講,對方聽得進去,就分享給他們;沒有,就微笑地看著,等待他們也逐漸探索、發現這個秘密。這不是不慈悲,而是考慮對方是否能夠接受,是否有接受的能力,不然會引起他們的嗔心,他們可能共同來反對你,你不僅無法幫助化解問題,反而會讓問題更復雜。我們一路走來,借助那么多老師的幫助,那么多圣賢的教導,經歷了那么多的挫敗,才逐漸從中走出來,你怎么能夠期望別人幾句話就醒悟過來呢?即便從理論上明白了,真正做到也需要一個過程。
我們能夠做的,就是自己先醒悟過來,改正過來,陪伴大家,見證大家慢慢成長。而且了解了他們心靈分裂的痛苦,你會由衷地更加愛護他們。伴隨著自己的進步,你會發現很多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我原本認為兒子與先生常吵架,問先生,先生說,“是你和兒子常吵架好不好。你們往往吵得一塌糊涂,不可開交,甚至恨不得斷絕母子關系,害得我兩邊勸,兩邊說好話。”當先生講完,我才明白佛陀為什么說我們無明,這個世界發生的很多情況根本不是我們解讀的那樣。確切地講,我和兒子吵過,但沒有覺得情況很嚴重。原來我們往往容易看到別人的錯誤,卻看不到自己也犯過同樣的錯誤。問兒子,結果兒子講,沒有那么嚴重吧,我怎么想不起來了。我們都會不自覺地選擇關注那些能夠證明自己對的方面,而對自己不怎么光彩的一面視而不見,絆倒我們的是我們自己,而不是這些境界。
上一篇:能力是在長期的工作中慢慢増長的
下一篇:自己執行自己的想法,不要求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