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如鐘,站如松,小小年紀要有精氣神
在外婆家吃完了午餐,一向懶散的張曼伊沒有看漫畫和睡午覺,而是跑到外婆的房間里,翻著她柜子中寥寥幾本書。外婆覺得新奇,于是放下手里的碗筷,湊過去問道:“小曼,你這是在找學習資料嗎?”
“這里怎么可能會有學習資料呢?”張曼伊頭也不抬地道,“我是在找關于儀表和禮儀方面的資料,我現在可是朱明月和朱永康的造型師呢!”
“朱明月、朱永康?是住在村南邊的那對兄弟嗎?”外婆問道。
“我不知道是南邊還是北邊,反正是一對兄弟沒有錯,還是一對穿著打扮都邋里邋遢,不愛洗頭發的兄弟。”張曼伊說。
“你的形容還真是貼切,”外婆慈祥地笑著道,“那對兄弟從來都不注意自己的形象,每次看到他們,都是臟兮兮的。”
“但奇怪的是,他們從來不會因此而煩惱,反而覺得那就是他們的style!”張曼伊接話道。
“啥?什么‘絲帶’?”外婆沒聽懂張曼伊脫口而出的英文。
“沒啥、沒啥,”張曼伊哭笑不得,“我是說,他們從來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反而覺得那樣很舒服,殊不知邋里邋遢的樣子會給他們的形象扣分。所以我才自告奮勇做他們的造型師,從今天開始改變他們的儀容儀表。”說罷,張曼伊從柜子的最底層抽出來一本《時裝雜志》,只是因為針對的對象不同,并不能幫助她解決燃眉之急。
外婆發表了自己的建議,她坐在床腳,緩緩開口:“在我看來,穿著打扮只要大方、得體,適合青少年就可以了,但和儀表美相比,儀態美也一樣重要。”
“儀態美是什么?”張曼伊轉過身子,等待著外婆的下文。
外婆道:“儀態指的是一個人的舉止與動作,比如正確的坐姿和站姿,就是對一個人最基本的儀態要求。”
“我明白了,”張曼伊一點就通,“合適的服飾可以讓人的外表看上去光鮮亮麗,但真正吸引他人的,還是一個人的氣質。儀態得體可以凸顯一個人的氣質,讓人看上去更有精神,更有修養。”
“真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外婆夸張地說,“這也是為什么你的媽媽從小給你報舞蹈班,塑造你的形體。”隨后,外婆從抽屜里拿出了一本封面已經泛黃的書,她徑直將它翻到了第一頁,章節的標題為《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其中的這一段,恰巧可以派上用場。
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在禮儀要求中,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是最基本的要求。那么如何正確地坐與站呢?以下是幾點注意事項,供大家參考。
一、坐有坐相
“坐端正,坐如鐘”是對于人的坐姿最貼切的要求。當坐在椅子上時,不要左偏右斜,慵懶地靠在椅背上,而是要上身微微前傾,雙肩與地面自然平行,眼神平和地目視對方。可以把雙手隨意地交叉或放至腿上,女生膝蓋并攏,雙腿可以并于一側,男生雙腿可以微微打開,但不宜超過肩寬。切記不能蹺二郎腿或抖腿,身體也不能左搖右晃,以免給他人帶來不必要的困擾。
坐姿要自然、端正,并切記以下八點“不要”:
1.不要蹺二郎腿;
2.不要晃腿或抖腿;
3.不要趴在桌子上;
4.不要和長輩爭搶座位;
5.不要慵懶地靠在椅背上;
6.不要過寬地分開雙腿;
7.不要低頭只顧自己玩樂;
8.不要身歪眼斜,過于隨便。
二、站有站相
人在站立的時候要如同松樹一樣的筆挺——頭端正,眼睛正視前方,頸正直,肩膀微微后張,挺胸提氣,收腹夾臀,雙腿并攏挺直,膝蓋與膝蓋相碰,腳跟與腳跟合攏。雙臂自然垂于身體兩側,整體挺拔、精神,切勿含胸駝背、東倒西歪,給人毫無生氣的印象。
看完了這幾段文字,張曼伊受益匪淺,她拿起書,對著外婆道;“外婆,我可以把這本書借給朱明月和朱永康嗎?我想他們應該很需要鍛煉自己的坐姿和站姿。”
“當然可以了,”外婆含笑道,“真沒想到,我們家的小曼變得這么懂事,不僅在這里交到了朋友,還懂得幫助他人了。”
聽到了外婆的表揚,張曼伊羞愧地低下了頭,吐露了心聲:“其實一開始的時候,我并不知道爸爸媽媽把我送到這里的真正用意,但是現在我知道了,他們是希望我自立一點。我已經長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所以我會改正自身的缺陷,不讓爸爸媽媽操心,而且……而且……”
見張曼伊欲言又止,外婆關切地問:“小曼?怎么了?”
“以前的我不懂事,前幾天還因為一件衣服和您發脾氣,我……我錯了,我跟您道歉,以后我再也不會了……”張曼伊說完這句話的時候,把頭垂得更低了,因此她沒有看見,外婆欣慰的淚水在眼眶里打轉。
外婆有話要說
儀態美和儀表美一樣重要
良好的儀態是一個人有禮貌、有修養的體現,也會讓人看起來更健康、更精神。要善于用肢體的美獲得他人的好感,尤其是在社交場合,展現自己的氣質與風韻,彰顯自己獨一無二的魅力。
與此同時,也要時刻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不要露出厭惡的表情,拒人于千里之外,而是要嘴角上揚,露出自然的微笑。微笑可以快速地拉近兩個人之間的關系,也是人際交往的潤滑劑,能讓對方感覺到你的善意與尊重。
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很多時候,人在不經意間的行為舉止會給自己造成不良的影響,比如與人交流時,切記不能伸出一根手指指指點點,在公共場合,也不要和熟悉的人勾肩搭背,否則會引起他人的反感。
智慧錦囊:有禮貌、有修養的人,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會注重自己的儀態。
上一篇:在課堂上,你應該這樣聽講
下一篇:尊重是相互的,不要刻意揭開他人的傷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