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孩子認識到時間的重要性
“不要浪費時間”“時間也是商品”是最出名的座右銘。時間就是金錢,不過時間遠不只是商品和金錢,時間是生活,時間是生命。因為金錢是無限的,時間是有限的,用有限的時間去追逐無限的金錢,結果只能受到時間和金錢的壓迫。商品可以繼續生產,錢也可以再賺,但是時間是不能重復的。一個人最不應該的就是浪費寶貴的時間,因為人生只有一次,而別人的時間更不能隨意占用和浪費。所以時間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時間是賺錢的資本,有“升值”的利潤,假如一個人可以恰當地把握時間,那就可以讓金錢“無中生有”。在工作中,聰明人決不會輕易浪費每一秒鐘,一旦規定工作的時間,就要嚴格遵守。下班的鈴聲響了,合格員工即便沒有完成手頭的工作,他們也可以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回家,他們的理由是“在工作的時間里,我沒有浪費一秒鐘的時間,所以屬于我的時間我也不能輕易浪費”。
巴奈·巴納特是南非首富,他剛到倫敦時是一個身無分文的窮小子,后來,他帶了40箱雪茄煙到了南非,用雪茄煙作抵押,得到了一些鉆石。然后花了幾年時間的拼搏成了一個富有的鉆石商人。
而且,巴納特的盈利是一個周期性變化的規律,這就是每個星期六他能夠獲得更多的利益。由于星期六這天銀行停業的時間比較早,巴納特可以用空頭支票購買鉆石,然后再在星期一銀行開門之前把鉆石賣出去,用所得款項在自己的賬號上存入足夠兌付他星期六開出的所有支票。巴納特利用銀行停業的一天多時間,拖延付款,在所有人合法權益沒有受到侵犯的前提下,調動了遠遠比自己實際擁有的資金多得多的資金。正是巴納特較強的時間觀念,使得他積累了越來越多的財富。
猶太人不但自己珍惜時間,而且還教育孩子從小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所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比金子還寶貴,父母們都明白這個道理。不過小孩子并不懂得,時間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誰有緊迫感,誰珍惜時間,誰勤奮,誰就可以得到時間老人的獎賞。那么,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呢?
1.教育孩子提高學習效率
為了提高效率,需要科學地利用大腦。因為用腦的時間長了,大腦會變得遲鈍。通常情況下,孩子學習一個小時左右,他的大腦就會疲倦,如果這時依然繼續學習的話,學習效率是較差的。所以,父母可以教導孩子交替學習,這樣大腦各部分就可以得到輪流休息,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2.教會孩子善于利用時間
對于一些事情,最好是用整體的時間,一氣呵成,最后才能獲得好的結果。對此父母需要教會孩子善于利用時間,如孩子在計算一道很有難度的數學題,假如每天思考一會兒,又去干別的事情,那第二天再來思考的時候,就會記不得昨天的思路,這樣就會很耽誤時間。
3.避免孩子養成磨蹭的習慣
孩子只有在體會到磨蹭給自己帶來損失之后,才會自覺地提高速度和效率。所以,父母有時可以讓孩子為自己的磨蹭付出代價,讓他們認識到磨蹭帶來的后果。比如,孩子早晨有賴床的習慣,父母不要著急,也不要去幫他,可以提醒孩子:再不快點可要遲到了。假如孩子依然磨磨蹭蹭,那不妨就讓他這樣去做,讓他親身體驗上學遲到的后果。假如孩子真的上學遲到了,老師肯定會詢問他遲到的原因,孩子受到批評之后,就會意識到磨蹭給自己帶來的害處了。
4.巧妙利用倒計時
對于孩子來說,有的事情是硬性的任務,必須在某個時間段完成,這就需要父母教孩子利用“倒計時”的方法來安排時間。比如,在一個月之內必須做完的事情,可以算算還有多少天,規定每天做多少,當天沒有完成的話,需要及時補上。讓孩子明白假如不能按時完成,錯過了機會,那就前功盡棄。
5.給孩子一些壓力
缺乏適度的緊張感是很多孩子做事磨蹭的原因之一,因此父母可以在孩子的生活中給予一些適當的壓力,讓孩子的神經繃緊一些,讓他們的生活節奏加快一些。比如,按照孩子的具體情況,可以給孩子的洗漱、穿衣、吃飯和寫作業等增加計時活動,做這些事情需要多長時間,事先與孩子一起商量好,然后要求孩子在規定的時間里保證質量完成。假如孩子做得好,可以適當給予一些獎勵;做得不好則給予一定的懲罰。
6.讓孩子有一個規律的作息時間
孩子的隨意性較強,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經常是一邊吃飯,一邊玩耍;一件事情沒有做完,心里已經開始想到另外一件事情了。父母假如不注意引導,就會讓孩子養成拖拉的壞習慣。而良好的作息習慣是養成良好時間觀念的前提,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張作息時間表,什么時間起床,洗漱需要多少時間,吃早餐需要多少時間,放學后做什么,幾點睡覺,讓孩子作出合理的安排。只有將作息時間固定下來,形成習慣,孩子才會對時間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
心理啟示
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是一個人做事成功的基本前提,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全部。特別是對孩子而言,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多方面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舉一動都對孩子形成行為習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有些父母卻因為疏忽,總以為孩子很小,對孩子做事總是不管不問,結果孩子正確的行為缺乏鼓勵,錯誤的行為沒有被阻止,時間長了,孩子形成許多壞習慣。
上一篇:豈能盡遂人意,但求無愧于心
下一篇:平靜應對,孩子犯錯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