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心魔,人生不必太執著
在很多時候,過分執著并不是一個好品質。它就像是一個魔咒,一點點地禁錮著我們的身心,似乎我們不朝著之前的方向繼續下去就對不起良心。執著本身是一種可貴的品質,但凡事都有一定的限度,“執著”也是一樣,適當的執著會體現出我們個人的魅力,同時也可以讓問題變得更簡單一點。但若是不顧一切地執著、太過分地執著,則會不自覺地將自己的身心束縛,使得我們總是放不下,總是不愿意放棄,只是固執地朝著一個方向前進,不管前面是康光大道,還是死胡同。甚至,這樣的堅持是無謂的,如果我們最終闖入的不過是死胡同,那么,這樣執著的后果也是可悲的。
雖然,對生活執著,是一種堅定的信念;對工作執著,是一種精神的寄托;對愛情執著,是一種人生的美麗。但若是應該放棄時不放手,就會使自己不堪負重而活得很累,甚至有可能走向另外一種悲慘的結局,同時也讓自己身心疲憊。
生活中,有的人活得像小河里的溪水,雖然平靜無波,卻有頑強的生命力和戰斗力,它能夠經受暴風驟雨的侵害,也可以坦然面對夏日驕陽的炙烤,它從來不在乎世界會有那么多的變化。一個人活著也是一樣,人要有信念,但不能過分執著,不能與生命較真,不妨學會順其自然,對生命中的意外和阻撓不必過于強求,也許,這樣方能阻止自己生命的腳步過快地到達終點。
人的一生就好像花開花落,周而復始,沒有什么花是永遠不凋謝的,對待上天的安排,我們應該順其自然,千萬不能太過于執著,太較真是一種疼痛、一種心魔,它不斷侵蝕我們內心簡單的快樂,最后,我們只能滿身疲憊地倒下。
王大爺年輕時是村里的干部,后來因為違反了計劃生育政策,他被迫離職了。離職的時候,他已經快五十了,在那一瞬間,他覺得生活好像沒有了希望,他一直不肯承認自己竟然變成了跟隔壁大嬸一樣的百姓,覺得自己還是支部書記。他秉持著這種執著的心態,經常去政府與上級領導說話,說自己的苦悶,說自己的無所事事,說自己的孩子上學沒學費,希望領導能給自己解決。領導無奈:“你現在已經離職了,不是干部了,這些事情你自己能解決的就自己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就找你們村里的干部。”王大爺固執地說:“我不相信他們,我只相信我自己當干部的能力。”王大爺常去政府鬧,剛開始大家還看在他是老干部的分兒上跟他聊聊,但時間長了,大家都清楚了他的脾性,曉得他很執著,于是能躲就躲,能避開就避開。
在平時的生活中,王大爺總是對自己被迫離職的事情耿耿于懷、十分較真,他在家里動不動就說:“如果我現在還是村里的干部,那村里現在肯定不是這樣子。”家里人都開始厭煩他的嘮叨了,老伴沒好氣地說:“你在執著什么?你現在已經是平民百姓了,就應該是百姓的樣子,有什么放不下的,有什么解不開的心結?簡直是自己折磨自己。”其實,王大爺確實陷入一個怪圈,他越執著于自己被迫離職的事情,他就越痛苦,想想之前的輝煌日子,想想現在平凡的自己,越想越不是滋味,搞得自己身心疲憊。
王大爺放不下的是內心的執著,而不是其他,因此他總是覺得過得很痛苦。如果他真的放下了內心過分的執著,以正常的心態回歸到一個平民老頭的身份,他會覺得生活依然充滿陽光。有些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毫無回旋的余地了,我們就要學會接受,而不能過于執著,過分執著只會讓自己更加疲憊,不如放松身心,給自己一個舒適的心靈環境。
人生需要有信念,這樣我們的生命才有前進的方向。但是,信念只有在與我們自己合拍的時候才能更好地發揮出引航員的作用。
如果我們希望與別人合作,且已經明確地表達清楚自己的意圖,而對方卻毫無回應,在這樣的情況下,與其繼續留下來攻堅,把時間花在啃掉這塊硬骨頭上,不如轉身離去,把精力用來尋找新的目標。每個人做事都有自己的理由,放棄攻堅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一種明智的選擇。大量事實表明,第一次不能成功的事情,以后成功的概率也是很小的,糾纏下去只會惹人厭煩,這樣并沒有什么意義,與其把百分之八十的精力耗在百分這二十的希望上,不如以百分之二十的精力去尋找新的目標,說不定還有百分之八十的希望。
因此,在人生的路途中,我們要適時修葺自己的信念,讓它與自己合拍,對于某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我們不應太較真、太執著,而應學會放棄,適時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信念,這樣我們的生命才會更加絢麗燦爛。
上一篇:遠離會傳染的負面情緒
下一篇:適度犯點小錯誤,讓你更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