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于眼前,重視當下的每一件小事
任何一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對于自己的未來,都滿懷信心,并樹立了偉大的理想,理想能指導行動,讓你的努力都有一個明晰的主線,但有一些年輕人,對于理想的憧憬,卻似乎過了頭。如果你每天都在展望自己的未來而不踏實工作、生活的話,那么只能讓心智沉浸其中,只會陷入人生的陷阱。
有首古詩說得好,“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任何一個年輕人,都應該把眼光著眼于當下,只有把每一天過得實在有意義,把每一天的學習、工作任務及時完成了,才能在每一天悄悄地成長,慢慢地長大。當你回過頭來的時候,你便驚訝地發現,原來自己的每一天過得是這樣的充實,你會為自己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對此,稻盛和夫曾說過:“洋溢著滿腔的熱情、努力認真地過好現在每一分鐘。埋頭苦干眼前的工作,心無雜念地充實地度過每一個瞬間,這樣就能通向開辟美好未來的道路。”
的確,今天不過去,明天就不會來到,再偉大的理想,如果沒有一天一天的累積,也會傾塌。在生活中,輸得最慘的往往是些聰明人而不是笨人。原因就在于笨人知道自己不夠聰明,只能靠苦干、實干才能創造好的生活,最終他們能夠如愿以償了。而聰明人做事時則不肯下力氣,總想著耍小聰明,投機取巧,所以往往輸得很慘,所以智慧和實干比起來,實干更加不可或缺。
很多時候,美好的憧憬總會若隱若現地給人以幻覺,讓他們覺得自己離它很近,只要完成幾小步的跨越就可以到達。但其實不然,現實的境地不并會因你的想象而變得容易。
不重視眼前的實際,身處“這山望著那山高”的境地時,那表示他忘記了理想必須扎根在現實的土壤上,結果只能被理想和現實同時拋棄。你在人生的過程中會看到許多山峰,但你不可能翻越每一座山峰,得到所有美好的東西。命運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當你為沒有得到而苦惱時,還是仔細想一下自己將會失去什么吧!
著眼于眼前,就需要年輕人重視當下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個細節,事情天天在做,但真正把事情做好、做到位的卻還有一段距離。小事做不好,何以成大事?在諸多工作中恰恰是這些細節、小事的不到位,思想上的一點點馬虎,執行上的一點點疏忽大意,而導致結果上出現很大的差異。有的工作已經做好一大半,有的甚至做到了99%,就差1%,但就是這點細微的區別使他們在事業上很難取得突破和成功。
國內某企業老總曾回憶到:“在我手下工作的一個工程師很負責任,曾經有一次,他為了拍好項目的全景,徒步走了兩公里,爬到一座山頂去拍,將很多景觀拍得都很到位,其實這些在樓上就可以拍到的。當時我問他為什么要這么辛苦,他的回答是:‘回去董事會成員會向我提問,我要把這整個項目的情況,盡可能完整地告訴他們才算完成任務,不然就是工作沒做到位。’”
的確,做事只有做到100%才算是合格,哪怕是99%,也是打了折扣的。我們每個人都要秉承這樣的信條:“我要做的事情,不會讓任何人操心。任何事情,只有做到100%才是合格,99分都是不合格,60分就是次品、半成品。”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就拿一壺水為例,燒到99℃,就是溫開水,而不能產生巨大的能力,而若再加一把火,水就會沸騰,并產生大量水蒸氣,而產生巨大的動力開動機器。
因此,要想把事情做到最好,自己心目中必須要有一個很高的標準和嚴格的要求。
生命中的大事皆由小事累積而成,沒有小事的累積,也就成就不了大事。只有了解了這一點,我們才會開始關注那些以往認為無關緊要的小事,開始培養自己做事一絲不茍的美德,養成做事不打折扣、不留尾巴的習慣,養成做事少出差錯甚至不出差錯的習慣。
作為走向社會不久的年輕人,讓自己沉下心來進入角色是非常重要的,越早進入就意味著越早地步入事業的軌道。每天都讓自己成熟一些,浮躁之氣自然會少下來。
一位父親告誡他的孩子說:“無論你以后做什么樣的工作,都要做到一絲不茍、認認真真、全力以赴。要是你能做到這一點,你就不必擔憂自己沒有好前途。你看這世界上,到處都是散漫、粗心的人,做事善始善終的人是供不應求、深受歡迎的,只有認認真真做事的人才是未來競爭的成功者。”
這位父親的話是有道理的,一個人的成功并不在于他在做什么,而在于他有沒有做到最好、做到位。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們具備一個品質,即專注于一件事并追求極致。因此我們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應該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能做到更好,就必須做到更好,能完成100%,就絕不只做99%。
當然,做好每一件事、過好每一天,并不是要求年輕人做一個工作狂。相反,在努力工作的同時,我們依然要懂得享受每一天美好的生活。享受生活歸根結底是一種心境。享受的關鍵在于尋找快樂的人生,而快樂并不在于其擁有多少、獲得多少,生活質量如何,而是在于其怎樣看待周圍的人和事情,怎樣讓自己有一顆接納一切快樂事物的心。
總之,年輕人們,動用你的全部智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比別人更完美、更快捷、更專注、更出色,你就能引起他人的關注,你就能贏得他人的尊重,你就能實現你心中的愿望,你就能成就你遠大的理想。
上一篇:生活方式比生活本身更重要
下一篇:科學斷奶,給予孩子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