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懼失敗,只會讓你更失敗
生活中的我們都追求成功,鮮少有人會對失敗甘之如飴。這是客觀的事實,也是我們的眾望所歸。但通往成功的路上一定有著很多的未知和困阻,如果我們無法學會正確面對,遇到任何問題的第一反應就是逃避,那么,迎接我們的只會是不斷的失敗和重新再來。世間的害怕大體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根植于內(nèi)心的過去的可怕經(jīng)歷,因為受過傷害,所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另一種則是面向未知而產(chǎn)生的膽怯。已知的恐懼可以通過追根溯源而根治,未知的膽怯卻只能憑借我們內(nèi)心力量的增強而克服。
曾經(jīng),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心理學老師,特地挑選了10名心理素質(zhì)很強的學生跟著他一起做一個實驗。出發(fā)的時候,老師對他們說:“我們即將通過的是一個充滿危險的房間,但是你們只要排好隊緊跟我,不要單獨行動,更不要逗留,我保證你們都可以安全地通過。”學生們聽從了老師的話語,小心翼翼地在后面跟著老師。雖然房間很黑,伸手不見五指,但是腳底下很平坦,因此,毫無意外地,學生們都順利地走過了房間。這時,老師打開墻面上的一盞燈。整個房間在昏黃的燈光下散發(fā)出詭異、蕭瑟的氣氛。大家回頭一看,頓時被嚇得半死:原來,整個房間被一條寬闊的大水池隔成了三部分。水池中間有一座狹窄的獨木橋,橋的寬度大概也就能夠通過一個人,學生們剛剛正是通過那條唯一的橋來到了房間里面。橋下面赫然游著十幾條張著血盆大口的鱷魚,正瞪著冰冷的眼睛看著他們。
這時,老師提問道:“現(xiàn)在燈已經(jīng)打開了,你們已經(jīng)看到了下面的危險。現(xiàn)在,請你們自己回去吧,誰愿意做第一個?”然而,看到水池里面的鱷魚,沒有學生愿意主動邁出第一步。好說歹說以后,有3個學生哆嗦著回去了,剩下的7個學生卻無論怎樣都不愿意往回走。看到這種情況,老師又打開了房內(nèi)的幾盞燈,整個房間被照得燈火通明,老師讓學生們再仔細看一下橋下面。原來在獨木橋和鱷魚之間還有一層細密的淺顏色的防護網(wǎng),剛剛房間內(nèi)燈光昏暗,一時竟沒有看清。這樣,又有5個學生壯著膽子走了回去。剩下兩個學生無論如何也不肯獨自走回去。
親愛的朋友,其實上面的獨木橋和下面的鱷魚從來沒有變過,變的不過是我們的內(nèi)心。學生們能夠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坦然過橋,卻在知道真相以后嚇得面無人色,再也不敢從橋上走過。原因很簡單,卻也令人深思。由此,親愛的朋友,我們可以了解到:很多時候,我們內(nèi)心真正恐懼的從來都只是恐懼本身,其實跟外在的境遇毫不相干。當我們將這些外來的恐懼無端放大的時候,只會是被嚇倒,最終一敗涂地。其實不難想象,身處逆境的時候,我們總是將自己正在遭受的困難與挫折無限放大,將自己放在一個可憐可悲的位置上,在還沒有行動改變以前,就先給自己下了一個“一定會失敗”的判斷,最終真的被這種恐懼心理嚇倒。
親愛的朋友,很多時候,并不是我們真的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避免事情發(fā)生的技巧,只是我們?nèi)笔Я藨械哪懥浚笔Я舜鬅o畏的精神,用逃避和認慫乖乖給了自己一個答案。
親愛的朋友,就像羅斯福曾經(jīng)在就任美國總統(tǒng)期間說過的一句名言:“我們唯一值得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一種會使我們由后退轉而前進所需要的努力陷于癱瘓的那種無名的、沒有道理的、毫無根據(jù)的害怕。”確實,親愛的朋友,我們總是這樣,因為面對許多的未知,所以感到恐懼。而因為內(nèi)心的恐懼造成了對未知更加害怕,由此,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無法自拔。但其實,親愛的朋友,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會對自己并不熟悉的未知事物感到害怕,感到很多的不確定性。這時,如果我們能夠鼓足勇氣,讓自己多一個選擇,深入地去了解一下未知,或許,就會打開人生的一個新篇章。
我們會對很多未知的事物感到害怕,很大程度上都是源自我們主觀地縮小自己的幸運點,而無故地放大我們遇到的不幸。如僅僅是追求夢想的過程中遭受到了一點挫折,有人就感到了前途一片渺茫,便失去了堅持下去的勇氣。但其實,這只不過是千千萬萬追求夢想的人中都會遇到的普遍問題。當我們因為一點點的挫折就變得更加小心翼翼,甚至墨守成規(guī)的時候,我們就已經(jīng)將自己禁錮在了一個悲觀看待問題的角度上,最終只會為我們招來更大的不幸。
上一篇:未雨綢繆,才能防患于未然
下一篇:突發(fā)情況面前要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