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不相容的事務,是對自己和人生負責
美國第十九任總統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在沒有擔任總統之前,曾經拒絕競選活動。當時的他是陸軍少將軍校,有人建議他去搞競選,他堅決不同意,說:“我現在還有別的事要干,一名在職軍官在這種危機關頭擅自離崗去搞競選,我想無論是誰都應當梟首示眾。你們完全可以相信,我絕對不會干這種事情的?!?/p>
也許,就是憑借這份愛國主義的熱情,海斯當選為1865年的國會眾議員。此后,他曾三次被當選并擔任6年俄亥俄州的州長,并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大刀破斧地對俄亥俄州進行改革,讓監獄、精神病院、教育部門等都有了明顯的改變,深得民心,為他走上總統寶座奠定了基礎。
在格蘭特政府腐敗和持續經濟蕭條的情況下,海斯以185票的優勢當選為總統,并宣誓就職,成為美國第十九任總統。正是當初的拒絕,讓他獲得了競選勝利的人格資本,倘若當初他放棄了自己的軍事選擇,全力以赴地參加競選活動,或許他在人們心目中就不再是愛國主義人士的形象了。他當初的拒絕,幾乎就是一種制勝的手段和資本。
不是自己份內的事,就果斷地拒絕;不干涉別人,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讓生活和工作不輕易被打擾,專注于自己真正要做的、該做的事,乃是聰明理性的選擇。作為一個完整的自我,從個人責任的角度出發,先把自己的正事處理好,在有余力的情況下去做其他的事,才不至于顧此失彼,讓自己疲憊不堪。
Nina是一家公司的編輯助理,有段日子,她手頭上的工作特別多,主管又準備布置新的編審任務,當時她猶豫著要不要接,可怕主管說自己沒有擔當,還是把任務接了下來。那段日子,可把她累壞了,沒日沒夜地工作,結果交上去的稿子問題有很多,原本可以完成好的工作,最終也沒弄好。
除了對主管不敢說“不”以外,她還經常幫同事的忙。有人讓她幫忙打個電話,取個快件,或是寫一份簡短的總結,雖然都不是什么大事,可還是會耽誤不少工作時間。特別是在自己本身工作任務夠繁重的時候,根本沒法專心致志地把手頭的事情做好。
吃了多次苦的Nina,最后終于悟出了一個道理:人的精力有限,拒絕再難說出口,但該拒絕的時候還得拒絕。不能因為對方是領導就不敢拒絕,也不能因為對方是同事就不好意思拒絕,否則就只會把自己累垮。
Nina說,自己還算是比較理智,公司里也有跟她一樣的人,卻總是俯首甘為孺子牛。領導布置了任務,他完全接納;同事、部門之間要求合作、協調,他也不拒絕。慢慢地,他的工作越來越多,有一天他跟Nina說,自己實在是太累了,可又沒法拒絕??偸莵碚卟痪艿膽B度,突然間拒絕別人,肯定會被說閑話。最后,那位同事竟然離職了。
提到這種心理,Nina說她自己也有過。開始總是擔心一次拒絕會讓別人對自己產生看法,可后來的一件事讓她發現,只要懂得拒絕,講求點方式,反倒會為自己贏得尊重。
有一次,因為部門之間需要協調,她給財務部的同事打電話,說想要對方提供一份清單。財務部的同事很坦然地告訴她,自己最近很忙,沒有幫Nina,可她卻幫Nina聯系到其他人來做這件事。
這件事之后,Nina做了換位思考。財務部同事拒絕了自己,可又找了一個很好的臺階,她心里還是挺欣慰。仔細想想,人家也是集中精力做自己的本職工作,縱然沒有幫自己,那也無可厚非,可以理解。況且,這也是一種負責任的體現。
不要做“累無止境”的冤大頭,學會照顧自己的需要,站在自身的出發點去對待別人的不合理要求。拒絕,會減少其他人命令你和麻煩你的機會,你學會了“好意思”,別人在你面前才會變得“不好意思”。掌握了拒絕的能力,成為一個支配者,才不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上一篇:拒絕≠自私,設定你的心理界限
下一篇:拒絕免費的午餐,讓騙子無處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