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分析主觀客觀
我國古代思想家莊周,講過這樣一段寓言故事:秋天到了,漲水的時候,所有小河里的水都要流到黃河里去。黃河的水就突然寬闊起來,兩岸的距離也遠了,隔著河水,也看不清對岸的牛和馬了。
這時,河神高興極了,以為天下的好處都集中到這里來了。于是,河神就順著河流向東走,到了北海舉目東望,竟然沒有看到海的邊緣。
這樣一來,河神才覺得自己的想法不對。于是河神扭過頭來,仰面向海神嘆息道:“我以為沒有人能比得上自己了,現在看到你是這樣的廣大和深遠,才知道自已的想法是錯的。如果我不來你這里來看看,反而固守自己的想法,那就糟透了,一定會永遠被人家笑話的。”
海神聽了這番話,向河神說道:“對井水里的魚,不可以和他談大海,因為他被井的狹窄束縛了。對夏天的蟲兒,不可以和他們談冬天和冰,因為他們被時令限制了”。
要正確分析主觀和客觀之間的關系。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第一性,意識是第二性的,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人的意識是依賴于客觀環境的,它不可能脫離客觀的條件而孤立存在。
從意識的起源看,意識不能脫離客觀的物質,因為它是客觀物質世界長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從意識的本質看,它也不能脫離物質,因為它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
我們在分析問題時,一定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關于意識是物質的反映、意識依賴于物質的觀點。要充分估計客觀環境、客觀條件對事物的影響。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不可把主觀認識與客觀環境條件割裂開來。
上一篇:有時不能太自我
下一篇:珍惜手中每一點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