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只有這兩袖清風
明朝后期,政治腐敗民不聊生。許多地方官員都貪贓枉法,到處搜刮民脂民膏,還欺壓百姓,無所不為,害得人民叫苦連天。
當時,朝中出現了一位清廉正直的官員于謙。他非常關心農民的生產,體恤百姓的艱難,在地方為人民辦了不少好事。
他每次進京都只坐一輛輕便的馬車,除了自身要用的行李物品外,什么禮品都不帶。進京后無論朝見皇帝還是會晤同僚,一點“意思”也沒有。
很多人不解地問起他這是怎么回事,于謙聽了哈哈大笑,便舉起兩只袖子晃了晃,詼諧地說:“我只有這兩袖清風!”
接著他又吟出了一首詩,題目叫《入京》:
絹帕蘑菇與線香,
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
免得閭閻話短長。
絹帕、蘑菇和線香都是地方的特產。詩中的“閭閻”是里弄、胡同的意思,引申為民間、老百姓。“朝天”,是指入京朝見天子。
于謙在詩中說,絹帕、蘑菇和線香這類東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只因官吏橫征暴斂橫,他們反而成了百姓的禍殃了。他在詩中表明自己的態度,我進京朝見皇帝什么也不帶,只有這“兩袖清風”了,免得老百姓街頭議論紛紛。
“兩袖清風”后來就成了成語,意思是比喻某個官員做官清廉,執政為民,別無所求。這樣,于謙的英名也跟“兩袖清風”這個成語一道流傳了幾百年,直到今天。
上一篇:為何兩岸猿聲啼不住
下一篇:介子推割肉獻晉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