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興平·班昭墓》陜西名勝簡介
在興平市大姑村東北里許高臺基地上。班昭墓是漢代史學家才女班昭的葬地。
班昭墓,當?shù)胤Q大姑冢,也稱曹大姑冢,因其丈夫名曹世叔,故有曹大姑冢之稱。此墓是班昭和丈夫曹世叔的合葬墓,因其丈夫英年早逝,況且不著名,所以大姑墓頗為人知。班昭,一名姬,字惠班,是班彪的女兒,班固的妹妹,班超的姐姐。為東漢赫赫有名的四班之一。班昭出于官宦世家,書香門第,才華橫溢,博學多文,聰敏過人,知書達理。
昭彪見到《史記》自西漢武漢劉徹太初以后無人著錄,便作《后傳》65篇,其子班固見還不夠詳細完備,進一步搜料續(xù)成父書,但有人告發(fā)他私改國史,班固冤屈入獄,入獄后其弟班超上書極力申訴,明帝劉莊惜其才能,召為蘭臺令史,并命續(xù)成前書,經(jīng)過班固20多年的努力,巨著《漢書》接近完成,奈因受竇憲謀反案所牽連又入獄,在和帝劉肇永元四年(92年)死于獄中。而《漢書》的《八表》及《天文志》尚未完成正稿,班昭又奉和帝之命,繼續(xù)完稿。她所補的《八表》是:《班昭墓》古詩句出處:
第一,異姓諸侯王表;第二,諸侯王表;第三,王子侯表;第四,高、惠、高后、孝文功臣侯表;第五,景武、昭、宣、元、哀功臣侯表;第六,外戚恩澤表;第七,百官公卿表;第八,古今名人表。
班昭完成《八表》后,接著續(xù)修《天文志》,這時得到了郡人馬續(xù)的協(xié)助,終于完成了富有歷史意義的巨著《漢書》。書完成后,一些人甚不理解其辭義,昭又進行講授,東漢著名學者,曾設絳帳教學的馬融,為“從昭受讀”者之一。從此,巨著《漢書》由宮廷走向簾外,為廣大學者和平民所接受,不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起碼有歷史知識的人們是可盡知的。
班昭的德行才華,為和帝所賞識,詔她入宮,給皇后妃嬪做老師,并封尊號為“大家”。“大家”者,有如今曰之“專家”、“教授”之意思。鄧太后臨朝,還請她參與朝政,她的見解為鄧太后所理解,她的建議,為鄧太后常采納,出入宮門,無人阻止。
班昭的丈夫,沒有和她白頭到老,寡婦教子曹成,勤勉好學,后封關內(nèi)侯,官至齊國相。而她活到71歲高齡,在安帝劉祜永寧元年(120年)逝世,遺著有《東征賦》、《女誡》等23篇。死后葬此。
班昭墓,古時墓旁建有祠堂,內(nèi)供班昭塑像,祠堂內(nèi)外,墓冢周圍,古柏森森,碑碣林立,10里之外,則可望見祠墓之宏偉氣派。可是,滄海桑田,世移時遷,昔日祠宇,今已蕩然,大姑村還保留當年祠堂內(nèi)的大鐵鐘和數(shù)座古碑。封土尚存,現(xiàn)高4米,底徑15米,近幾圓形0,背依畢原(古咸陽原名),面對終南,渭水從墓南日夜流過,這座古冢,在原野上頗為肅穆,使人臨之,肅然對史學家班昭脫帽默念致敬。
昭班墓為興平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一篇:《渭南·富平縣·王翦墓》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咸陽·淳化縣·甘泉宮遺址》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