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白水縣·倉頡廟》陜西名勝簡介
在白水縣史官鄉武莊村附近。倉頡廟是祈祀上古時黃帝史官倉頡的祠廟。
倉頡,也作蒼頡,史傳他是軒轅黃帝的左史官,創造了我國象形文字,是漢字的始祖,后來發展成為“六書”,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轉注六種。
倉頡廟位于黃龍山南麓,依山面水,古柏森森,千年古柏和石碑把廟宇點綴得古雅厚樸。廟宇的始建時間不可考,按碑記,在東漢桓帝劉志延熹五年(162年)已經頗具規模,宋、明兩代,歷經擴修,廟址占地17畝。正后兩殿為明代建筑,獻殿、前殿、戲樓、鐘樓、鼓樓等,則是清代重修或擴建。在后殿里有楹聯為“明四目而制六書,萬世文字之祖;連一心以贊兩儀,千古仕儒之師”,并有倉圣塑像,相傳像下有隧道可通入墓中。在正后殿里,陳列有歷代碑石15通,其中有倉頡廟碑、倉頡鳥跡書碑、孔徒題名碑等,而廟碑刻于延熹五年,是金石學上較名貴、有價值的古文物,今保存在西安市碑林中。廟院內有一百幾十株古柏古檜,名稱稀奇古怪,諸如“鳳凰柏”、“龍爪柏”、“奎星狀元”、“二龍戲珠”、“柏抱槐”等名諱,《月照山房詩草》描述為“縱橫布置成奇字,恍惚龜文鳥跡書”。此外,在廟門圓券之上、圓頂之下,大書“倉頡廟”字樣,在廟內各殿之內,有珍貴的壁畫,畫太古洪荒草昧時景況。
倉頡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一篇:《西安·長安區·人面桃花園》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商洛·仙娥峰》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