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閩粵花·桂東南之旅·鬼門關·羅隱驅厲鬼
鬼門關位于北流縣城西12華里處,兩峰對峙,中成關門。漢代伏波將軍馬援征交趾,經此勒石,殘碣尚存。古時,這里是內地通往雷州、瓊州、交趾的交通要沖。因經此至南尤多瘴癘,去者罕有生還,故有“鬼門關,十去九不還”之說。據說唐宋詩人被貶謫南遷蠻荒,經此而死者迭相接踵。唐李德裕《貶崖州》詩曰:“崖州在何處,生度鬼門關。”即指此鬼門關。明代,先后改名桂門關、天門關。
傳說,古時鬼門關真有魔鬼。后因唐代羅隱來此降伏了魔鬼,才改名天門關。魔鬼藏于鬼門關之間,會鬼法。叫一聲“合”,兩峰合;叫一聲“開”,兩峰開。行人入關,魔鬼叫“合”,兩峰就把行人擠成肉醬,魔鬼再把行人吃完啃盡。故有一首歌謠說:“鬼門關,鬼門關,千人去,無人返。’后來,羅隱為尋訪葛洪仙跡,來到北流,要經過鬼門關。羅隱是一個“半仙”,有收鬼高術。他抬著頭,大搖大擺地走進關里。魔鬼喊:“合!”羅隱手一指,鬼門合不了。魔鬼連喊三聲“合”,鬼門連動也不動。魔鬼嚇得逃之夭夭。從此,人們經過鬼門關再也不用擔心遭難了。羅隱破了鬼法,唱道:“鬼門關,鬼門關,千人去,萬人返。”因為人們經此南下經商做官,在南方成家育兒,一人變一家,便是“千人去,萬人返”。羅隱又用手指在路邊一石壁寫上了“天門關”三個大字,從此人們就把鬼門關叫天門關了。
上一篇:清清滇黔韻·昆明之旅·九龍池·紅蛇越圈白龍戴鏈
下一篇:灼灼閩粵花·香港之旅·宋王臺·羞見降幡出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