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建筑·湯陰湯河橋
湯河橋位于湯陰縣城正北0.5km處,又名廣濟橋,是一座橫跨于湯河之上、南北走向的古橋梁,橋北3.5km處有羑里城遺址。湯河橋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該橋始建于明代早期,為明清時期南北御路,是湯陰以南各地通往京城的必經之路,也是聯系周邊地區南北交通的重要橋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它仍是南北重要通道之一。據地方志記載,此橋從明萬歷初到清乾隆時期共有八次維修。
湯河橋全長40.1m,橋面寬7.9m,兩端引橋寬15m,為五孔拱橋,拱券采用鑲邊縱聯券法砌筑。中拱、次拱、邊拱依次變小,中間三拱上下游龍門石均浮雕吸水獸,造型生動、表情各異,吸水獸兩側浮雕云龍寶珠、鳳凰等圖案。二邊拱上浮雕卷草圖案。石雕刀法流暢,形態逼真,栩栩如生。橋面兩側原有欄桿已殘毀,現有欄桿是后來新修的。該橋建筑材料均采用上等白石,耐擠壓性強。拱眼石上雕刻的龍頭及拱石上的陽雕龍紋、花草、圖案與雄偉奇特的橋梁相互輝映。
幾百年來,湯河橋經歷了一次次的洪水沖擊,飽嘗了雨水風雪等自然侵蝕,承受著車輛人畜反復重壓,經受過數次地震特別是清道光十年(1830)湯陰大地震,仍保存完好,不能不讓人贊嘆。
東側面(文宣提供)
橋面銀錠腰鐵聯固結構(文宣提供)
近景(文宣提供)
橋面(文宣提供)
上一篇:紀念建筑·湯陰岳飛廟
下一篇:紀念建筑·湯陰羑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