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孫士毅《大詔二首》詠[西藏自治區]·大昭寺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清)孫士毅
寶相莊嚴玉辟邪①,虛傳神女到太涯②。
燕支關塞相思果③,金碧樓臺稱意花。
薝蔔有林開鹿苑④,琵琶無語怨龍沙⑤。
定昆池畔灰猶熱⑥,閱盡恒河幾歲華⑦。
征西馬首縶樓蘭⑧,忉利天宮得細看⑨。
海燕蒲桃唐鏡檻, 梅花蔗段梵香槃⑩。
虛言帝釋三涂苦⑾,欲證聞思七觀難⑿。
輸與華嚴童子相⒀,維摩丈室一蒲團⒁。
【題解】
大昭寺位于拉薩市中心,始建于公元7世紀中葉,后經歷代修繕增修,形成輝煌壯觀的龐大建筑群,具有唐代建筑風格,也吸收了尼泊爾、印度建筑的藝術特色。大殿主供文成公主由長安帶去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鍍金佛像,配殿供有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尼泊爾尺尊公主等人塑像。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廓爾喀侵藏,清廷命福安康為大將軍,率軍援剿,作者時攝四川總督,隨軍督運糧餉,其《百一山房詩集》九至十一卷為入藏之吟詠。這兩首寫大昭寺的詩,第一首憶及歷史,第二首紀行,寫在大昭寺所見所感。
【作者】
孫士毅,字智治,一字補山,清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進士,官至侍讀學士。有《世耕堂詩集》等。
【注釋】
①此句寫大昭寺。寶相,佛的莊嚴形象。辟邪,古代傳說中的神獸,古人多以玉、石等制作其形象。②神女:指唐文成公主。③兩句寫松贊干布與唐聯姻事。“燕支”即焉支山,在甘肅山丹縣東南,秦漢時曾為匈奴居住地,此“燕支關塞”代為西藏。④薝蔔:花名,梵語。義譯為郁金花。⑤此句借漢公主嫁烏孫故事寫文成公主。《宋書·樂志》引傅玄《琵琶賦》:“漢遣烏孫公主嫁昆彌,念其行道思慕,故使工人裁箏筑,為馬上之樂。欲從俗語以傳,故名曰琵琶。”唐李頎《古從軍行》:“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龍沙,指沙漠。⑥定昆池:唐中宗女安樂公主曾請求將長安昆明池作為私沼,中宗未允,于是大發民夫造定昆池,寬廣數里,舊址在今陜西西安西南。灰:劫火的余灰。佛教謂天地的形成到毀滅謂之一劫,毀滅時有劫火,漢武帝時穿昆明池,見池底黑灰,法蘭謂即為劫灰。⑦恒河句:佛教謂恒河沙數不可勝數。恒河乃發源于喜馬拉雅山南麓流經印度、孟加拉國的一條河流。⑧此句謂作者隨軍入藏事。樓蘭:漢西域國名,在今新疆羅布泊西。唐王昌齡《從軍行》:“黃沙百戰穿金甲,不斬樓蘭終不還。”⑨忉利:忉利天。佛經稱欲界六天之第二,在須彌山頂,四方各有八大城,中央一大城為帝釋所居。此指大昭寺。⑩“海燕”兩句寫大昭寺的供獻。(11)帝釋:佛教謂三十三天(忉利天)之主為帝釋。三涂:佛教語,亦稱三惡道,即火途(地獄道)、血途(畜生道)、刀途(餓鬼道)。(12)七觀:儒家把《尚書》內容概括為七個方面,因為可以借鑒,稱“七觀”。《尚書大傳》卷五:“六《誓》可以觀義,五《誥》可以觀仁,《甫刑》可以觀誠,《洪范》可以觀度,《禹貢》可以觀事,《皋陶》可以觀治,《堯典》可以觀美。”(13)華嚴童子相:指大昭寺供奉的釋迦12歲等身鍍金佛像。(14)此句作者自注:“謂第穆呼圖克圖”。“呼圖克圖”為清廷授予西藏喇嘛教大活佛的稱號。維摩,維摩詰,佛教菩薩名,此指達賴喇嘛。
上一篇:(清)楊揆《渡藏江》詠西藏自治區雅魯藏布江詩詞
下一篇:(清)孫士毅《小詔寺》詠西藏自治區小昭寺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