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羅貫中《逍遙津上玉龍飛》詠[安徽]·逍遙津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明)羅貫中
的盧當日跳檀溪①,又見吳侯敗合肥②。
退后著鞭馳駿騎, 逍遙津上玉龍飛③。
【題解】
逍遙津在合肥東北隅。古為肥水上的渡口,有津橋可渡。建安二十年(215年)孫權率十萬大軍圍攻合肥,曹操方面只有張遼手下七千人,張遼乘對方立腳未穩,星夜率兵突人吳營,孫權猝不及防退至此地,然津橋已被拆除,孫權縱馬飛越肥水脫險,后人名此橋為飛騎橋。逍遙津除了作為歷史遺跡而聞名外,還是一個久負盛名的風景區,其別名為斗鴨池,可窺其情趣。此詩錄自羅貫中的《三國志通俗演義》小說卷十四《張遼大戰逍遙津》。
【作者】
羅貫中,元末明初小說、戲曲家。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據說其作小說十余種,今存署名由其編著的小說除《三國志通俗演義》,尚有《隋唐兩朝志傳》等三種。傳世還有雜劇《趙太祖龍虎風云會》一種。
【注釋】
①的盧:烈馬名。傳為伯樂所著《相馬經》:“馬白額入口至齒者名曰榆雁,一名的盧。奴乘客死,主乘棄市,兇馬也。”檀溪:水名,即襄水,在湖北襄陽縣西南。 《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裴松之注引《世說》:“(劉)備屯樊城,劉表禮焉,憚其為人,不甚信用。曾請備宴會。蒯越、蔡瑁欲因會取備,備覺之,偽如廁,潛遁出。備所乘馬名的盧。走墮襄陽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備急曰: ‘的盧,今日厄矣,可努力!’的盧一踴三丈,遂得過。”②吳侯:指吳主孫權。③《三國志通俗演義》:“孫權縱馬上橋,橋南已拆丈余,并無一片板。孫權大驚,親近牙將谷利大呼曰: ‘主公可約馬退后些,再放馬向前跳!’孫權收馬回來,有三丈余遠。孫權縱馬加鞭,那馬一跳飛過橋南。”
上一篇:(唐)杜牧《清明》詠安徽池陽杏花村詩詞
下一篇:(清)李心銳《蘄縣懷古二首錄一》詠安徽大澤鄉陳涉故臺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