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蘄縣懷古 (清)孫開先》詠安徽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揭竿大叫擊函關②,一旅輕將百二看③。
楚國有人方舞劍④,漢家真主未登壇⑤。
縱橫天地開新局,指顧風云發(fā)首難⑥。
此處英雄曾逐鹿⑦,空余禾黍路高盤⑧。
①該詩通過對歷史遺跡的憑吊,回顧了當年陳勝、吳廣起義的歷史背景和斗爭過程,抒發(fā)了詩人對起義業(yè)績的緬懷之情。②揭竿: 舉竿。《史記·秦始皇本紀》:“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這里指陳勝、吳廣起義。函關: 即函谷關,秦置,在今河南省靈寶縣東北。③一旅: 指陳勝的農民起義軍。輕將百二看: 指陳勝、吳廣看輕秦國。百二: 代指強大的秦王朝。《史記·高祖本紀》:“秦形勝之國,帶山河之險,縣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據(jù)裴骃引用蘇林的解釋說:“秦地險固,二萬人足當諸候百萬人也。”④楚國有人: 指楚人項梁,項羽叔侄。方舞劍: 指習練武藝,準備起事。⑤漢家真主:指漢高祖劉邦。未登壇:沒有登上政治舞臺。⑥指顧:傾刻之間,這里指當機立斷。發(fā)首難: 第一個發(fā)動起義。《史記·太史公自序》:“天下之端,自涉發(fā)難。”⑦此處: 指蘄縣。英雄: 指起義軍。逐鹿: 比喻爭奪天下。鹿,指帝位。《漢書·蒯通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⑧此句言只留下禾黍地里露出來的石頭堆。路: 通露。高盤: 石頭堆子。盤通磐。大澤鄉(xiāng)有高臺遺址,傳說是起義軍向群眾宣傳的地方。
上一篇:《蘄縣懷古(二首錄一)·(清)李心銳》詠安徽山水名勝詩詞
下一篇:《燕喜臺》詠安徽山水名勝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