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散文作品·桃源與沅水》簡析
沈從文著。作于1935年3月,發表于《國聞周報》第12卷第11期,收于《湘行散記》,見《中國現代散文》上冊。是一篇游記性散文,著力描寫當地那些為生計所迫,出賣肉體的女性和船工舵手的悲苦生活。桃源有無數妓女,政府向她們抽收數目可觀的“花捐”以補充地方經費。她們“只要支持得下去”,就得照例“接客”,死去時親人“罄所有請和尚安魂念經,再托人賒購副四合頭棺木”,“土里一埋就完事了”。桃源小劃子的水手冒風寒,頂烈日,收入微薄,特別是小水手,“三載五年吃白飯”,一不小心,“被自己手中竹篙彈入亂石激流中”,不善泅水的淹死后燒些紙錢了事。在屈原行吟過的沅州,清黨前后曾發生過用機槍、步槍鎮壓革命者、農民和青年學生的血腥暴行,灑下了斑斑血跡。描寫風土人情與引述《桃花源記》以及屈原放逐的傳說相交織,嘲諷了國民黨政權的無能與腐敗,表達了對下層人民的深厚同情。筆調靈活、明快,敘事狀物,娓娓動聽。是作者鄉土散文的代表作。
上一篇:《散文·清代·柳敬亭傳》簡析
下一篇:《散文·魏晉南北朝·桃花源記》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