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畫譜》的主要內容,《宣和畫譜》導讀
《宣和畫譜》是宋徽宗時內府所藏繪畫作品的著錄。書成于宣和二年 (1120)。有明嘉靖十九年(1540) 楊氏刊本,《唐宋叢書》本,《津逮秘書》 本,《學津討源》本,《叢書集成初編》本。各本均不載撰人姓名。前人對此書作者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是徽宗趙佶所著,有人認為出于蔡絛之手,還有人認為出于宋喬年、米芾之手,訖無定論。較為可信的看法是宣和時內臣奉徽宗旨意所編,余紹宋《書畫書錄解題》即持此論。
《宣和畫譜》共20卷,約85000字,分道釋、人物、宮室、番族、龍魚、山水、畜獸、花鳥、墨竹、蔬果十門,將魏晉以降訖于北宋的著名畫家231人,按其繪畫特長分列。如人物門,記畫家33人,作品505件,先有“人物敘論”,談人物畫的淵源及變化發展,以及撰寫人品評標準,“故畫人物最為難工,雖得其形似,則往往乏韻,故自吳晉以來號為名手者才得三十三人”。敘論標舉曹弗興、衛協、鄭法士、鄭虔、周昉、趙巖、杜霄、李公麟為“卓然可傳者”。在記載33位畫家時,按朝代順序排列,如顧宏中列為宋代人物畫家,在介紹他時,稱其“事偽主為待詔”,并詳細記述了顧宏中受命繪制《韓熙載夜宴圖》的經過。后面發議論說:“李氏雖僭偽一方,亦復有君臣上下矣。至于寫臣下私褻以觀,則泰至多奇樂。如張敞所謂不特畫眉之說,已自失體,又何必令傳于世哉,一閱而棄之可也。”突出地表現了作者的政治傾向。畫家介紹結束,寫“今御府所藏五:明皇擊梧桐圖四、韓熙載夜宴圖一”。對于作者所尊崇的畫家,記載就詳盡得多,如同屬人物畫家的李公麟,介紹生平及藝術活動約1000多字,而記顧宏中僅用200字。顧宏中作品由御府收藏者僅5件,李公麟則達107件。值得注意的是《宣和畫譜》未收錄蘇軾及其門人,這顯然是出于當時對元祐黨人的排斥。書前序言中說:“譜錄之外,不無其人,其氣格凡陋,有不足為今日道者,因以黜之”。所謂“不足為今日道者” 顯然不是純粹藝術趣味的選擇。
《宣和畫譜》共收錄繪畫作品6396件,按10種題材門類看,花鳥畫最多,為2786件,道釋1179件,山水畫1108件,龍魚、畜獸、墨竹、蔬果共計614件。這種比例固然反映了宋徽宗本人的欣賞趣味,但也說明由隋唐經五代至北宋后期,中國繪畫題材的整體變化狀況。書前敘目解釋了以繪畫題材門類排列畫家的用意在使 “披卷者因門而得畫,因畫而得人”,但這種體例的缺點在于畫人多有兼長,將其歸入某一題材門類,終有削足適履之憾。如石恪舊入人物門,貫休歸入道釋門,崔白歸入花鳥門,趙令穰歸入墨竹門,確實有“顧此失彼之嫌”。《宣和畫譜》序文末尾有“宣和殿御制”(據津逮秘書本)字樣,但序文中又有“今天子廊廟無事”等語; 山水門記王士元,稱其 “兼有諸家之妙”,“其風韻則高于關仝,其筆力則老于商訓”,但在宮室門敘論中則將王士元、燕文貴輩目之為皂隸。這一類相互矛盾處在書中不止于此,當為多人參與撰寫,而缺少通纂的弊病。但《宣和畫譜》畢竟是我國繪畫史上第一部詳盡著錄皇家收藏的史籍,不僅保存了6000多件作品的名目,介紹了200余位畫家的事略,而且可以從中了解當時統治者的藝術鑒賞標準。從這些方面看,它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價值。
上一篇:《宣和書譜》的主要內容,《宣和書譜》導讀
下一篇:《尉繚子》的主要內容,《尉繚子》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