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本生故事》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佛本生故事》又譯《本生經(jīng)》是古印度小乘佛教巴利文寓言故事集。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故事集之一。“本生”意即佛陀釋迦牟尼的前生。釋迦牟尼在成佛前為一菩薩,尚未跳出輪回,后歷經(jīng)無數(shù)次轉(zhuǎn)生、修行,終于成佛。由此,佛教傳說中出現(xiàn)了一大批此類題材的故事。《佛本生故事》收有546個故事,其中許多寓言、傳奇為佛教徒自民間采集而得,給每個流行的故事加上固定形式,將其中某個神仙、人或動物指稱為佛的前身,藉以頌揚(yáng)佛祖、宣揚(yáng)教義。如“猴王本生”故事講道:從前菩薩轉(zhuǎn)生為猴,每天跳過一塊河中央的石頭去小島吃果子。河里一條鱷魚想害死他。這天,他又要跳石過河,覺得石頭比平日高出許多,懷疑有鱷魚臥伏在那里。菩薩試探著喊了兩聲:“石頭呀!”不見動靜,又大聲問:“石頭啊!為什么你今天不回答我呢?”鱷魚想:“往日石頭是一定回答猴王的。”于是鱷魚一答話,圖謀隨即敗露。菩薩為逃生,心生一計,對鱷魚說:“朋友呀!請你張開嘴等我跳過來時,就把我咬住。”鱷魚張開嘴,眼睛就要閉。趁此時,菩薩飛快跳到鱷魚頭上,縱身一躍上岸。鱷魚對猴王的智慧感到十分驚訝。《本生經(jīng)》,中,除了動物形象外,還反映了貴族、商人、修道士、工匠等的日常生活,也有人民起來打死暴君、反對種姓制度、頌揚(yáng)人民智慧的故事。《佛本生故事》采用散文和詩歌相結(jié)合的文體,語言通俗、風(fēng)格質(zhì)樸幽默。斯里蘭卡13世紀(jì)的《五百五十個本生故事》一書,根據(jù)巴利文《佛本生故事》及注疏編寫而成,為廣大佛教徒所推崇。《佛本生故事》1985年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出版郭良鈞的中譯本。
上一篇:《價值與資本》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供應(yīng)派革命:華盛頓決策內(nèi)幕》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