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文忠公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北京著名文學家、史學家。仕途坎坷、屢遭貶謫。曾任參知政事,謚文忠。歐陽修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成績卓著,為北宋文壇領袖,三蘇、王安石、曾鞏皆出其門。歐陽修的文學成就,以散文最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繼承了韓愈古文運動的精神,在理論上提倡“道勝者,文不難而自至”(《答吳充秀才書》),提倡簡而有法和流暢自然的文風。他的散文內容充實,氣勢旺盛,具有平易自然、流暢婉轉的特點,敘事、議論皆得其妙。《朋黨論》、《與高司諫書》、《醉翁亭記》、《豐樂亭記》等是其代表作。他又以《六一詩話》開創了“詩話”這一新的體裁,還以《歸田錄》等開宋代筆記文創作的先聲。他的詩歌,力矯西昆體的浮艷,形成平易流暢的風格,題材廣泛,其中以寫景之作最為人稱道;“春風疑不到天涯,山城二月未見花”(《戲答元珍》)”,“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都是很著名的句子。他的詞多小令,清麗明媚,語近而情深,表現了風流蘊藉的情調,上承馮延巳卻又勝之。馮煦說:“宋至文忠,文始復古,天下翕然師尊之,風尚為之一變。即以詞言,亦疏雋開子瞻(蘇軾),深婉開少游(秦觀)。”(《宋六十家詞選例言》)高度評價了歐陽修在北宋文壇和詞壇上的巨大影響。歐陽修又是史學家,與宋祁合修《新唐書》,獨撰《新五代史》;他在金石學、經學研究方面也很有成就。除兩部史書外,歐陽修有南宋周必大重編并刻印的《歐陽文忠公集》153卷,歐陽修的詩詞文大都收羅在內,后世刊本近20種,其中以《四部叢刊》影元本較為通行。1958年,商務印書館更名為《歐陽文叔集》重印出版。歐陽修還有許多單行本和選本,如1982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杜維沫、陳新選注《歐陽修文選》。
上一篇:《楚辭補注》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比較政治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