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地理樞紐》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英國近代地理學鼻祖哈·麥金德的著作。中譯本根據倫敦英國皇家地理學會1951年版譯出,商務印書館1985年10月出版。本書包括作者的兩篇論文:《地理學的范圍和方法》與《歷史的地理樞紐》,約4萬7千字。兩篇文章并不長,但影響卻廣泛而深遠,特別是后者影響更大,所以以它為書名。這兩篇論文都是在英國皇家地理學會宣讀的。前者在1887年1月份宣讀,作者在論文中提出了“新地理學”的概念,認為地理學的主要職能是探索人類在社會中的相互作用,以及在局部發生變化的環境中的相互作用。作者力陳把自然地理和政治地理結合起來的必要性,希望把世界作為人類環境來研究。并提出了“新地理學”的范圍和方法。這篇論文在英國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把英國的地理教學推到一個新的階段,并奠定了今日英國地理學的思想基礎,被認為是英國地理學的一篇經典文獻。后者在1904年1月宣讀,作者在論文中奠定了兩種主要原理:(1)世界已經成為一個整體,因而也就成為一個完整的政治體系;(2)俄國新近的擴張對世界的極端重要性。作者在論文中制作了5幅地圖來說明自己的觀點,尤其重要的是,作者在論文中提出了“心臟地帶”的論點,他是第一個以全球戰略觀念來分析世界政治力量的人。1919年,作者把這篇論文擴展成一本叫做《民主的理想和現實》的書,書中他提出這樣的名言:“誰統治東歐,誰就能主宰心臟地帶;誰統治心臟地帶,誰就能主宰世界島;誰統治世界島,誰就能主宰全世界。”作者的觀點得到德國納粹地理學家豪斯霍費爾的贊賞,成為德國地緣政治學的思想來源之一。《歷史的地理樞紐》對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它與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馬爾薩斯的《人口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潘恩的《常識》等15種書并列,稱為“十六本改變世界”的“巨著”。
上一篇:《歷史上的科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原始思維》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