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故園:指長安。
漫漫:長遠的樣子。
龍鐘:沾濕。
鑒賞導示
岑參(715—770),南陽(今河南省南陽縣)人。他與高適并稱,都是以反映邊塞生活著稱的優秀詩人。岑參的詩作,洋溢著積極樂觀的情緒,在藝術上,富有幻想色彩,善于運用變化多端的筆觸,描繪現實生活中的體驗。他的描寫光怪陸離,給人以新奇驚險的感覺。這首詩是他赴安西(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途中所作。
鑒賞
詩的一、二句寫在路途中的行為:向東遙望久別的家園,那條道路長又長,用袖擦淚而淚流不斷。面對故園,詩人一步三回頭,雖越走越遠,但那眺望的雙眸中,對家園的掛念,對親人的眷戀卻絲毫未減。“路漫漫”“淚不干”都流露出詩人對京都、故國、親人的依依難舍之情。
第三句起筆寫遇上了進京的使者,似乎那一切的眷念都可以寫成家書帶回,可詩人卻筆鋒一轉,說“無紙筆”,這種先揚后抑的寫法,產生了叩人心扉的藝術效果,將詩人及戍邊將士的思念之情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
第四句寫短暫的相逢,沒有紙筆書寫家書,只好拜托使者給京城親人捎個口信,說自己一切都好。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及戍邊戰士的濃濃思鄉之情,千百年來廣為后人傳涌。
鑒賞要點
[1]名句:“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2]于平凡小事中見深情。
[3]感情真摯、自然。
上一篇:(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小學生古詩鑒賞
下一篇:(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小學生古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