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耳順
【出典】《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六十而耳順。’”宋·邢昺疏:“順,不逆也。耳聞其言則知其微旨而不逆也。”
【釋義】孔子有“六十而耳順”語。后人常用“耳順”代指六十歲。
【例句】①病翁將耳順,牙齒落、鬢發疏。(劉克莊《木蘭花慢·癸卯生日》2608)作者五十七歲時作此詞。詞中用將耳順表示自己年近六十。②耳順恰當年,甲子方周一數。(江史君《好事近·壽六十》3579)這里用本典表明壽主六十歲。
詩詞典故·耳順
【出典】《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六十而耳順。’”宋·邢昺疏:“順,不逆也。耳聞其言則知其微旨而不逆也。”
【釋義】孔子有“六十而耳順”語。后人常用“耳順”代指六十歲。
【例句】①病翁將耳順,牙齒落、鬢發疏。(劉克莊《木蘭花慢·癸卯生日》2608)作者五十七歲時作此詞。詞中用將耳順表示自己年近六十。②耳順恰當年,甲子方周一數。(江史君《好事近·壽六十》3579)這里用本典表明壽主六十歲。
上一篇:典故《翻階句》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萼綠仙人》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