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東山老聽桓箏
【出典】 《晉書》卷八一《桓宣傳》附《桓伊傳》:“及孝武末年,嗜酒好內……而好利險诐之徒,以安功名盛極,而構會之,嫌隙遂成。帝召伊飲讌,安侍坐。帝命伊吹笛。……奴既吹笛,伊便撫箏而歌《怨詩》曰:‘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周旦佐文武,《金膝》功不刊。推心輔王政,二叔反流言。’聲節慷慨,俯仰可觀。安泣下沾衿,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須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
【釋義】 晉武帝晚年聽信讒言疏遠謝安,一次武帝命桓伊吹笛,桓伊吹笛后又彈箏,唱《怨詩》(內容為忠良見疑),謝安為之流淚。
【例句】 東山老、可堪歲晚,獨聽桓箏。(葉夢得《八聲甘州·壽陽樓八公山作》766)這里活用謝安事,切合八公山,借以抒發自己遭受排擠的感傷之情。
上一篇:典故《東山捷徑》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東山起》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