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待兔
【出典】 《韓非子》卷一九《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釋義】 韓非以“守株待兔”的寓言說明不可以舊法治新事。后世常以“待兔”比喻寄希望于僥幸成功而終于落空。
【例句】 嘆春風心事,已成待兔;夕陽時節,又聽啼鵑。(陳人杰《沁園春·壬寅春寓東林山中有感而作》3084)這里用以感嘆春風心事已經落空。
詩詞典故·待兔
【出典】 《韓非子》卷一九《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釋義】 韓非以“守株待兔”的寓言說明不可以舊法治新事。后世常以“待兔”比喻寄希望于僥幸成功而終于落空。
【例句】 嘆春風心事,已成待兔;夕陽時節,又聽啼鵑。(陳人杰《沁園春·壬寅春寓東林山中有感而作》3084)這里用以感嘆春風心事已經落空。
上一篇:典故《當熊》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待詔金門》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