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東閣詩興
【出典】 唐·杜甫《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詩:“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此時對雪遙相憶,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來傷歲暮,若為看去亂鄉愁。江邊一樹垂垂發,朝夕催人自白頭。”(見《全唐詩》卷二二六)參見“揚州何郎識”條。
【釋義】 杜甫借南朝詩人何遜賦詩詠梅比擬友人裴迪詠梅寄贈之作,有“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之句。宋人常用作詠梅的典故。
【例句】 ①東閣詩情易動,高樓玉管休吹。(王安石《西江月·紅梅》207)這里化用杜甫詩語以切詠紅梅。②揚州應記,東閣逢時。(晁補之《行香子·梅》559)這里用本典以切詠梅。③東閣官梅,玉欄朱檻,未如山館疏籬。(王庭珪《滿庭芳·梅》820)這里暗用杜甫詩語,以東閣官梅襯托山館之梅。④東閣動詩興,莫待北枝開。(李彌遜《水調歌頭·次李伯紀韻趣開東閣》1049)這里活用本典,表示期待李綱(伯紀)早日返回朝廷任職。參見“東閣”條。⑤何事西鄰春得入,還如東閣人傷別。(汪莘《滿江紅·客有索賦梅詞者……》2195)這里化用本典借以襯托對作者所欣賞的詠梅佳作的稱美。⑥剪柳章臺,問梅東閣,醉中攜手初歸。(史達祖《步月》[剪柳章臺]2347)這里活用本典喻指冶游訪艷。⑦但東閣、官梅清瘦。(吳文英《賀新郎·為德清趙令君賦〈小垂虹〉》2898)這里化用杜甫詩語,暗敘懷友之情。
上一篇:典故《東閣》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東風吹恨生》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