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shī)詞典故·斑竹
【出典】 見“竹上斕斑”條。
【釋義】 傳說舜死之后,他的兩個(gè)妃子哀哭,淚水灑遍湘水邊的竹林,遂成斑竹。后因用作詠悲戚或詠帝王之死的典故。
【例句】 ①九疑山畔才雨過,斑竹作、血痕添色。(柳永《輪臺(tái)子》[霧斂澄江]38)作者行經(jīng)傳說中湘妃灑淚之地,遂借斑竹之典渲染雨后景色,并寄寓旅途的哀愁。②斬得釣竿斑染淚,中夜里,時(shí)聞鼓瑟湘妃至。(洪適《漁家傲引》[十月橘洲長(zhǎng)鼓枻]1372)這里用斑竹來切合湘中景色,描寫漁父在深秋垂釣的清雅生活。③模淚易,寫愁難,瀟湘江上竹枝斑。(范成大《鷓鴣天》[休舞銀貂小契丹]1619)這里用斑竹的典故來渲染滿堂賓客的憂愁悲痛。④淚竹斑中宿雨,折桐雪里蠻煙。(范成大《破陣子·祓禊》1626)這里用斑竹來渲染眼前春景,寄寓漂泊異鄉(xiāng)的愁苦之情。⑤錦瑟謾彈斑竹恨,難寫湘妃怨語(yǔ)。(仇遠(yuǎn)《金縷曲》[仙骨清無(wú)暑]3397)這里用斑竹之典來映襯作者憂愁孤獨(dú)的情懷。
上一篇:典故《拜表出師》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斑騅》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